“原是如此!师父,您现在返回坐镇皇城,我去探一探那静虚观!”
“不妥!”
雍国公略一沉吟,摇头道:
“若那畜生真在静虚观,它这般使金蝉脱壳之计拖延,必是做足了准备,贸然前去,不见得能讨得好,再者它若不在,依旧在城中,你离了城,我又一时赶不回去,它要作乱,无人能挡。”
“师父安心,且往上看!”
雍国公依言看去,却见空中悬着一人,身着玄袍木冠,正是刘毅,
“这是?”
“御风术。”
刘毅淡然一笑,飞身下落于地上,
“师父安心赶回,城内我已设下阵法结界,纵然那毒蛟作乱,也能撑得一时三刻,您再有这风月宝鉴,还能撑上一时,我这御风术瞬息可走半里,要不多久就能赶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雍国公是又惊又疑,法术,他倒是听恩师了然真人说过,也见过怎样施展,但抵多就是凭空飞起十来丈,而后借风而行,做不到御风,至于阵法结界,只见过障眼法一类的迷魂阵,听刘毅话中的意思,却比自家恩师的本事要大的多。
“也好!他有这般本事我也放心不少?”
雍国公是豁达开明之人,晓得刘毅心有分寸,当下也不多问,嘱咐其多加小心云云后,向着城内赶去。
见师父离去,刘毅这才手掐法诀,默念几句咒后,周身凭空生出一阵微风,并随其而上,直至三十多丈方才停下。
听着耳边清风呼啸,刘毅忍不住长吐一口浊气,
“没想到这《如意宝册》玄法一百零八,竟是三十六变与七十二变!”
所谓七十二变,非是西游记所说的七十二地煞术,而是指通幽、驱神、担山、禁水、借风、布雾、祈晴、祷雨、坐火、入水、掩日、御风、煮石、吐焰、吞刀、壶天、神行、履水、杖解、分身、隐形、续头、定身、斩妖、请仙、追魂、摄魄、招云、取月、搬运、嫁梦、支离、寄杖、断流、禳灾、解厄、黄白、剑术、射覆、土行、星数、布阵、假形、喷化、指化、尸解、移景、招来、迩去、聚兽、调禽、气禁、大力、透石、生光、障服、导引、服食、开壁、跃岩、萌头、登抄、喝水、卧雪、暴日、弄丸、符水、医药、知时、识地、辟谷、魇祷这七十二术法。
至于三十六变,也非天罡三十六数变化,乃是斡旋造化,颠倒阴阳,移星换斗,回天返日,唤雨呼风,振山撼地 ,驾雾腾云,划江成陆,纵地金光,翻江搅海,指地成钢,五行大遁,六甲奇门,逆知未来,鞭山移石,起死回生,飞身托迹 ,九息服气,导出元阳,降龙伏虎,补天浴日,推山填海,指石成金,正立无影,胎化易形,大小如意 ,花开顷刻,游神御气,隔垣洞见,回风返火,掌握五雷,潜渊缩地,飞砂走石,挟山超海,撒豆成兵,钉头七箭这三十六法术。
两类法术合一,为玄法一百零八,若尽数学成,便可随心所欲,称心如意,故名《如意宝册》。
这一百零八种法术,几乎囊括了天地间所有法术,寻常人能参悟其一就算是天赋异禀,若再修至大成,称雄一方不是难题。
“可惜了!我虽然尽得法术,却也是空入宝山!”
刘毅心下慨然,他虽得到了完整的《如意宝册》,可就像是前世面对高数书一样,只能看懂皮毛,无奈之下,只能耗费声望点一遍遍重复领悟,刚到手的一万点声望还没捂热,就已消耗殆尽,却只领悟了三门法术——御风,布阵,以及大小如意。
说起大小如意,倒是得来有些偶然,彼时剩下的声望点只够再兑换一次悟道契机,刘毅有些心痛,想着换换脑子也好,就看了另一部《葫芦娃》,没想到一发入魂,直接领悟大娃的本事——力大无穷兼能大能小。
虽然动漫中大娃顶多变得和山洞一般高,却也是符合大小如意的范畴,就这样,刘毅省下一千点声望,领悟了大小如意。
“三门法术,大娃的神力,再加上火舞旋风的赤焰,我就不信拿不下你!”
刘毅冷冷一笑,瞧向某处,驾风向其飞去,又觉得有些慢,心头一动,使出九天雷霆双脚蹬,霎时间,微风化作狂风,不消数息,远远就见一道观,上书清虚观三字。
“就是这儿了!”
刘毅远远瞧去,见观内灯火阑珊,又闻道颂阵阵,全不似有人作乱,心下惊疑,暗道莫非来错了地方?它去了皇宫?
念及至此,刘毅就要扭身离去,忽得,观内涌起一道血色雾气,袅袅直上,散发出滚滚寒意。
“煞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