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迎来热闹非凡的春节了,这个时候,那些在外奔波劳碌、打拼奋斗了一整年的打工者们,几乎都踏上了归家的路途,纷纷回到了这个充满温情与牵挂的小村庄。因此,这天,陈渝家中的客人特别多,仿佛整个村子的喜悦都汇聚到了这里。
没过多久,陈渝的二姨、三姨、四姨,还有两位姑姑带着家人也接踵而至,再加上陆续到来的七八个表弟、表妹们,这大大小小二十多号人,如潮水般挤满了整个四合院。
啥?你问大姨、五姨一家咋没来?
那是因为马慧是长女,而五姨嘛,你瞧,马英正忙前忙后地给客人们斟茶倒水呢。
十一点刚过,先是聚财果蔬商贸公司的陈建国、袁国辉等人鱼贯而入,紧接着马双龙、刘国栋、朱海涛、周传武、王照华等人也陆陆续续地抵达。
家里早已是座无虚席,大家只能在院坝的八仙桌旁围坐一团,互相交谈。
陈渝发完一圈烟回来,屁股刚落座,正欲与马双龙等人闲聊几句,不想,又有一拨特殊的客人不期而至——养老院那三十几个老头、老太们,或拄着拐杖,或相互搀扶着,颤巍巍地来了!
见到他们,周围的人纷纷如潮水般让开道路,邻近桌上坐着的人更是如弹簧般迅速站起身来,让出位子来,热情地招呼着:“老人家们,这边请、这边请。”
几位热心肠的乡亲一边让位,一边上前搀扶着他们,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慢点、慢点,小心摔倒了,可不敢大意啊!”
“好、好、好!”老人们都喜笑颜开,连声应道,“你们坐、你们坐,别光顾着我们这些老家伙。”
见到陈渝,上次提议改造水库的吴老三率先高声嚷道:“陈渝啊,我们这些老家伙也来凑个热闹,不知道你欢不欢迎啊?”
“哎呀,您老这是哪里的话,我当然是举双手欢迎你们啦!”陈渝满脸笑容地迎上去,“大家快请这边坐!”
有相熟的乡亲在一旁关切地问道:“你们在养老院住得还习惯吧?”
吴老三乐呵呵地回答道:“比自己家可好多啦!吃得好、玩得好、住得好,啥都不用操心。”
另一个老太也随声附和道:“可不是嘛,你看,我都比以前胖了一圈呢。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周医生她们马上就给瞧,这日子简直就是神仙般的享受啊!”
见他们聊得热火朝天,陈渝赶忙赔个不是,就将李中平唤来,让他专门负责给这些老人斟茶倒水。
此时,老族长陈跃文老祖在孙子陈兴平的搀扶下也来了,陈兴林这个新族长急忙迎上去,热情地招呼着。
这边刚刚安顿妥当,那边李海林坐着三轮车,带着古林村的几个干部也来了,陈兴凡则主动迎上前去安排。
没过多久,前卫村的其他村干部带着九个生产组的组长也纷至沓来,忙不过来的陈兴凡只是对他们随口说了一句“自己找地方坐”,便不再理会,毕竟都是自家人,无需太过客套!
见主人家忙不过来,而只要有外人到场,陈家湾的人就自觉地当起了主人,帮着指挥车辆停放、招呼客人、散发香烟,绝不会让来客感到有一丝冷落。
冬梅则犹如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带着董洁,不停地往桌上运送着瓜子、花生,只要桌上稍有见底,就立刻补上。尽管是寒冬腊月,但两人忙得额头上微微渗出汗珠。
见她俩有些应接不暇,二姨马兰、三姨马梅、四姨马萍也纷纷上前,一同帮忙。
望着眼前如此热闹非凡的景象,朱海涛不禁感叹道:“这阵仗,简直比过年还要热闹啊!全村老小都欢聚一堂,真是难得一见的盛景。”众人听了,皆颔首表示赞同。
“在乡下,人情味可比城里要浓厚得多了。”陈渝也感慨地说道,“而且,哪怕你只为他们做了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乡亲们都会铭记于心,并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感激之心。”
“这份淳朴和善良,正是咱们乡村人最美好的品质。”
朱海涛本来还想和陈渝说说中药口服液的事情,可见陈渝忙得脚不沾地的,只能暂时作罢,等饭后再找时间细说。
到了中午时分,坝坝席正式开始。陈兴林早就安排好了村里打盆、端菜的乡亲,在他们的帮助下,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如流水般不停地端上桌来。卢东方则带着几个连襟给每桌上两瓶白酒、两瓶饮料、一包香烟,对于那些
马上就要迎来热闹非凡的春节了,这个时候,那些在外奔波劳碌、打拼奋斗了一整年的打工者们,几乎都踏上了归家的路途,纷纷回到了这个充满温情与牵挂的小村庄。因此,这天,陈渝家中的客人特别多,仿佛整个村子的喜悦都汇聚到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