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阴学宫。
这座离阳最大的学宫面积甚广,薪火遍布王朝各地,习的圣人学,修的治国意。与大秦稷下学宫不同,后者讲究实操,前者着重意会,相同之处大概皆是天下赫赫有名的求学圣地。
上阴学宫收学生的要求甚严,往来皆鸿儒,谈笑无白丁。能入学宫的每一人必定有着其独到之处,棋艺,书法,文学等等。从学宫毕业学成的学生无不能成就一番功业,多年来为离阳输送了大量人才,离阳能有今天的发展除了战士骁勇,学宫也是功不可没。
作为一名马背上的武夫,大柱国原本是看不上所谓学宫的,认为一群腐儒扎堆,能教出什么好人来。上阴学宫又觉得大柱国杀孽太重,没有文气,双方互看不顺眼。本两杆子打不到一块的两方因当年徐凤年的荒唐事有了交集,学宫中那位大柱国也没话说的学士出面替徐凤年辩解,大柱国也便顺坡下驴将徐渭熊送到这里,顺便当还个人情。
说起徐渭熊,在上阴学宫几千学子的耳中那可真是如雷贯耳,算学、棋艺、论道样样精通,刚入学不久便在课堂上驳斥先生,有理有据让那位先生也无话可说。又在学宫中独来独往,除了省学,很少与人交际,故更吸引着不知情者一睹真容。学宫中也不是没有心生倾慕之人,虽徐渭熊容貌不很出众,可那是相较于徐凤年徐脂虎二人而言,本人一身英气,还是对学宫中情窦初开的男学子们很有吸引力的。有胆大的尝试写文章,制造偶遇,可皆未有回应。后来不堪其扰的徐渭熊烦了,将一名立在自己面前羞答答背着精心准备的稿子的男子打飞出去在床上躺了半月,这之后想有所行动的勇士就得好好斟酌一下了,终究算清静下来。
上阴学宫关注着徐渭熊的学子敏锐发觉这次归来的她有些不同,仍是独来独往,眉间却挂着忧愁,眼神郁结,之前可从未见过这位北凉郡主如此神情,怪哉怪哉。可没人敢凑上前询问,毕竟这是个一言不合拔剑砍人的主,佳人虽好,小命更为重要。
徐渭熊今日有些忧愁,坐在湖畔小楼窗口前书桌上,双手托腮发呆,面前摆放着的《论道经》书页随微风轻轻晃动,已许久未翻页。
烦躁地摇摇头,试图将脑海中的人影甩出,终究是徒劳后发出一声长叹。言情话本里不是说不见便会忘却吗?怎会更想那登徒子了,徐渭熊眼中迷茫困惑。
想了半晌想不出个所以,索性起身走出小楼来到湖畔,独自泛舟前往湖心。
湖畔了无一人,万籁俱静,除了一顷枯萎的荷叶随风轻摇。
这大意湖是离阳盛名谋士黄龙士的成名之地,其他学子自觉没有资格能沾染些许文气,加上令人谈虎色变的徐渭熊入住湖畔,就更无人来扰这一湖清净了。平稳到达湖心的徐渭熊放下木桨,望着冷清幽静的湖面暗暗失神。小心翼翼从怀中掏出叠的整整齐齐的洁白手帕,细细摩挲着上面“问”字细密的针脚,忽的想学刺绣了。
他会
上阴学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