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修缘心里不停的期盼着,期望能在后室中发现一座完好的天子座驾,要是真的能发现那就牛逼坏了。
目前也只有秦始皇皇陵出土过一组两乘天子座驾,不过那两家马车不是实际使用的大小,而是将秦代将真实大小的马车按照一比二的比例完整复刻出来的。
而且出土的时候两架青铜马车已经破碎成三千多片了,专业的修复专家经过八年的修缮之后才拿出来展览。
其余西周的古墓的车马坑以及汉代古墓的车马坑都有马车陪葬的制度,但是发现古墓的时候,马车已经腐朽的看不出样子了,只剩一堆残渣。
所以实际上目前华夏仅有秦始皇皇陵出土过两乘青铜马车,而且还不是完好的。
虽然王修缘的内心对此充满了期待,但是当王修缘真的站在后室门口之时,还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惊到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六匹高大的三彩马俑。
华夏古代针对各个阶层身份不同制定了严格的马车使用标准,这不仅仅是华夏古代礼制和文化的一种体现。
同时马车的规格和数量直接反映了马车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马车的装饰,只有皇帝的马车是金碧辉煌的,可以大量的使用黄金以及宝石进行装饰。
其余的诸侯、士大夫阶层的马车,虽然可以装饰精美,但是相对来说,每一个阶层都有其规定的不能使用的纹饰。
比如神龙的图案只能是天子马车的装饰,麒麟属于王侯阶层等等。
其次是马车的数量,和车驾马匹的数量。
根据周礼规定,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这条规定是同时制定的出行马车数量和车驾马匹的数量。
天子出行的马车,可以使用六匹马拉车,其余的诸侯、上卿、大夫依次递减。
另外古代的官宦阶层出行的马车是分为主车和副车的,例如天子驾六,意思是天子出行的话,
标准就是六辆马车,其中一辆主车、五辆副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