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到了秦汉时期,神龙的形象逐渐具象化了。
华夏神龙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有了更多的细节。
比如说有了完整的身体结构,类似龙须、龙角、龙爪、龙鳞等特征都是在这一时期细化形成的。
由于秦汉时期华夏大地史无前例的彻底统一了。
国家的统一可不单单是地理和政治管理意义上的统一,它还包括文化精神的统一。
由于政治统治的需要,同时文化、精神层面的交流促使了神龙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神龙作为华夏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图腾,彻底融入到民间信仰和文化生活之中。
神龙不再单单是皇权统治的象征,它也被统治阶级和民间赋予了更多的文化意义。
成为了吉祥的神圣象征,在民间代表风调雨顺,在政治层面象征国家繁荣昌盛。
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神龙不再局限于皇权和民间。
它开始和宗教结合在一起,使神龙的象征意义更加的丰富。
这一时期道教和佛教的宗教信仰十分兴盛,神龙的形象也在这一时期开始了多样化。
出现了降雨龙、福德龙、火龙、水龙等等不同的形象,神龙也是在这段时间正式成为了道教的神灵之一。
佛教也相继出现了护法神龙等演化形象,其中的龙王负责行云布雨。
而到了隋唐时期,华夏大地更加的繁荣昌盛,开始频繁地与外界进行交流。
神龙在隋唐时期不再仅仅是皇权和神话的象征,同时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对外文化交流的代表。
神龙的形象也开始在各类艺术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在建筑上、各种雕刻作品中以及各类绘画作品中频繁出现,展现出威严、精致、华丽的风格、元素。
尤其是在唐朝的鼎盛时期,文化开放的年代使得华夏神龙融合了许多外来文化元素。
形成了众多更加丰富的展现形式。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宋元时期,神龙的形象已经深入民间,作为吉祥的象征、风调雨顺的代表。
民间老百姓对于神龙的崇拜与日俱增。
神龙已经普遍融入民间信仰和民间风俗之中。
而在这一时期,神龙的形象也开始步入简化过程中,着重强调形态的优雅和流畅。
尤其是在各类瓷器和工艺品中的演变格外明显。
而明清时期,龙的皇权统治象征意义达到了历史顶峰。
尤其是在清朝时期,满清皇族统治者将神龙作为国家的象征,并加以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