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曹逸在学堂的日子。

一时放学时,李夫子在学堂上告诉曹逸和陈玉轩:“明日风和日丽,为师带你们去踏青。”

曹逸一听,沉稳地点点头,眼中虽有期待的光芒闪烁,但仍保持着那份与生俱来的稳重,说道:“多谢夫子,学生定当准备妥当。”

陈玉轩则兴奋得跳了起来,农家孩子的质朴与活泼展露无遗,大声说道:“夫子,太好了!我回去跟我父亲、娘说一声。”

李夫子看着两人不同的反应,笑着捋了捋胡须:“都回去好好准备,早些歇息,养足精神,明日咱们好好感受这春日的美景。”

曹逸和陈玉轩应下后,便一同离开了学堂。一路上,陈玉轩叽叽喳喳地说着对踏青的各种期待,曹逸则微笑着倾听,偶尔回应几句,提醒陈玉轩莫要高兴过头,忘了准备所需之物。

师兄弟分开后,便各自往家赶。

曹逸一进家门,就看到二娘正在庭院中晾晒衣物。他稳步走到二娘身旁,轻声说道:“二娘,今日夫子说明日带我们去踏青。”

二娘停下手中的活计,微笑着看着他:“那是好事,你可得听夫子的话。”曹逸认真地点点头,便回房准备明日所需之物。

另一边,陈玉轩一路小跑回家,还未进门就大声喊道:“父亲,娘,夫子明日要带我去踏青!”正在屋内收拾农具的陈父陈母听到他的呼喊,赶忙走了出来。

陈父笑着说:“轩儿,那你可得好好珍惜这次机会。”

陈母则赶紧回屋给他拿些干粮,嘴里念叨着:“多带点吃的,别饿着。”

陈玉轩兴奋得直点头,满院子蹦跶。

清晨,天空湛蓝如宝石,澄澈而高远,不见一丝云彩的踪迹。微风轻轻拂过,带着花朵和青草的芬芳,那气息清新而醉人,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

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轻响,像是在演奏着一曲轻柔的晨曲。鸟儿欢快地歌唱着,歌声清脆悦耳,仿佛在为这美好的一天欢呼。

露珠在草叶上晶莹闪烁,宛如一颗颗细碎的珍珠。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五彩的光芒,如梦如幻。

远处的山峦笼罩在一层淡淡的薄雾之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画。山脚下的田野里,麦浪轻轻翻滚,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小溪水欢快地流淌着,水面波光粼粼,清澈见底,能看到水底的沙石和游动的小鱼。溪边的垂柳依依,嫩绿的柳枝随风飘舞,宛如绿丝绦般轻盈优美。

曹逸和陈玉轩早早就收拾好了行囊,满心欢喜地来到了学堂门口等待李夫子。李夫子一身青衫,手持折扇,看上去儒雅非凡。

“走吧,孩子们。”李夫子微笑着说道。

一路上,春风拂面,带着淡淡的花香。陈玉轩兴奋地东张西望,路边绽放的野花让他忍不住想要采摘。曹逸则静静地欣赏着沿途的美景,时不时与李夫子交流几句诗词。

行至一片绿草如茵之地,众人停下脚步稍作歇息。李夫子望着远处的青山绿水,缓缓开口说道:“孩子们,你们可知文人墨客为何钟情于踏青?”

曹逸略作思索,沉稳地回答道:“夫子,学生以为,踏青乃亲近自然、感悟天地之美的良机,能激发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

李夫子微微点头,看向陈玉轩。陈玉轩挠挠头,说道:“夫子,我觉得是在屋里憋久了,出来透透气,心情好就能写出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