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吐槽,嘴上肯定不能这说。
“呵呵!其实我之前已经面试了好多家公司,但人没要我。后来听说咱公司老板是范总您,又是东北赫赫有名的老板,就过来碰碰运气。当时我就打算了,如果不行就回老家。”
两人聊了起来。
前文书说了,范德彪的能耐全在嘴上。
聊着聊着小李就对他放下了戒备,两人的聊天开始趋于正常化。
小李把自己情况告诉了范德彪。
小李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
她留在上海就是冲着钱去的,就是想找份高薪的工作。
但她也清楚就自己那点学历,想在上海找份好工作除非老板脑子秀逗了。
说这话时小李已然忘记了两人的身份,把范德彪当成了一位单纯的听众。
完全没顾及到他就是那位秀逗的老板。
之所以这么做,还是因为家庭的原因。
小李家庭不是富裕人家,但也绝称不上穷苦。
她的父母也很爱护这位女儿,但还是有些重男轻女。
大哥谈了个外地的对象,谈婚论嫁了,对方要求在当地买房子。
父母几乎把家底掏干才凑够。
小李心里多少有些怨言,但也没过度在意。
她父母虽然疼爱儿子把家里的钱都拿出来买了房子,但并没有因此就吸女儿的血。
实习那段时间也会时不时周济小李
她是个要强的人,就想多挣点钱。
一来证明自己比大哥强,二来也是能让父母减轻点负担。
范德彪听到这些后,心里感慨道:万幸这个时期彩礼还在正常范围,真要放在后世,就小李家这经济情况他哥的婚事十有八九要吹。
“……就是这样。还得多谢范总给我机会,要不然我真的回家啃老去了。”
小李感激的说道。
范德彪说道:“我给你机会是因为你有能力。不过你能来公司说明你运气不错,上辈子肯定是个大善人,放心吧!你的愿望都会实现。”
这话说的很范德彪。
不过这次小李的内心倒是没吐槽。
维多利亚的名号她可是听说过,彪哥之名更是常有耳闻。
就算没有这些,但就公司目前的状况小李就没法反驳这句话。
能到范德彪的公司,真是她的运气。
不过最后那句话小李没放在心上。
老板吗?都是画饼大师。
大学的第一课,老师教给他们的第一个职场真理就是:对于公司来说最有价值的是人,最没价值的也是人。
打工的就是打工的。
换身光鲜亮丽的衣服也还是打工的,职场上的生死都是老板的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