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主任来了。
李怀民正在应付院里人的恭贺,突然外面有人喊了一句,然后就看到郑主任带着一名干事从前院走进来,看到李怀民被众人围
在中间,郑主任不由笑道:“看来大家都知道李怀民出名的事情了,怀民,恭喜你啊。”
李怀民都快尴尬哭了。
闻言无奈道:“郑主任,有什么好恭喜的啊。
郑主任眉头一挑说道:“当然要恭喜,你现在可是全国出名了,用太阳发电,亏你想得出来,可惜我知道的太晚了,不然应该
早点找你以街道的名义申请报纸报道,那样我这个街道在也可以跟着活点光。”
郑主任确实有点后悔。
李怀民的发电设备就放在四合院里,如果他这几个月哪怕来过一趟
,也能发现这套设备
到时候往上面一报,说不定自己
休前还能往前再动一动。
这么好的机会,结果被轧钢厂给捡了漏,简直就是亏大了。
李怀民一阵无语,过了好半天才说:“郑主任,您是干实事的领导,我就跟你说实话吧,那个太阳能发电机根本不实用,您要
是真相出名,不如咱们去大运河里搞一个水力发电,那团是利国利民的实在工程。
阎埠贵在旁边问道:“李怀民,你还会盖水电站?”
其他人也都一脸的不信。
太阳能发电虽然神奇,但只有那么一点,造出来好像也不是很难,可水电站就不一样了,那可是一个大工程,根本就不是一个
人两个人能弄出来的。
李怀民道:“之前和光齐研究发电机的时候自学了一点
不过我一个人肯定于不了,我只是给郑主任和咱们街道提供一条思路
,不然一年365天,几乎有360天要停电有了水电站咱们的用电问题就能解决了。
再多二十多年,08也就是七八十年代开始,全国各地都会兴起建设农村小水电站,好多地方乡镇的用电都是靠水电站自产自
销,最夸张的甚至有村子用水渠发电,一条小水渠的发电量就能供应近千人村子的用电,当然那时候家里电器不多。
自从刘光齐去了大学,李怀民关于水电工程方面的职业已经连升三级,再加上这种小水电站对技术含量要求并不高,所以就算
不去外面找专家,李怀民自己带上一些技术工人也可以摸索着建造。
本来李怀民想着过几年,等自己的水电方面职业满级后,再经过发论文提升影响力后,慢慢推进水电建设。
但是眼下社会浮躁,不光是百姓们很着急,领导们也都想着做出些业绩,这时候提出搞水电站会少很多阻力,而且实践比看书
本更容易获得经验,说不定等水电站建好了自己的水电职业也满级了
\"嗯-我看行。\"
果然,就像李怀民想的那样,郑主任只是简单犹豫了一下,就很快认可了李怀民的提议。
不过和别的领导有所不同,郑主任除了想要功绩,最主要还是想为百姓们做点实事,他今年已经50多岁,眼瞅着就快要退休
,在这仅剩的时间里如果能给街道留下一座水电站,那也算是没有白当这一会街道主任。
“不过咱们街道没钱,要想建水电站得跟有钱的工厂配合,怀你有没有是什么我法你们广的领导?\"
郑主任认真说道,街道实在太穷了,跟财大气粗的轧钢厂完全没法比。
李怀民本来只是随口一提,没想到郑主任这么快就做出决定,当即点头答应下来
两人随后就去了轧钢厂。
杨厂长亲自接待了郑主任,客套了几句后郑主任就把话题转到建水电站上,轧钢厂有自己的工业用电,基本不会遇到停电这种
情况,但是建水电站有利于全民,杨厂长也算是有格局的领导,胶图艺后就同意起出钱。
不过光两个领导同意还不行。
水电站不是什么地方都能建的,得先实际勘探
这一套程序跑下来,没有一年也得半个月,但在这个特殊的时代,一切都像被狗撵着一样疯狂加速,只用了不到半个月这个水
电项目就勘探审批完毕。
大运河通闸段地质、宽度以及水流流速都相对适合施工。
南锣鼓巷红星水电站获得批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