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向李白竖起了拇指,示意李白太高明了。
他向李白呈上一份名册,都是新招的贤才。
然后,他侧身盯着李白案桌上的那两瓶飞天好酒。
有才之人,往往喜欢喝酒,而且,喜欢喝好酒。
酒乃是人之重要灵感源泉之一。
~~
李白浏览一下,便将名册递回给荀彧,赞扬说:“很好!文若兄任用这些人便可,可遣某些年轻才子到各县里任主薄,历练一番,再晋任县令。
郭嘉、枣祗、鲜于辅、荀攸、程昱这些大才,迟早是要回朝廷任职的。各郡县需要这些才子,但亦不可将这些才子一下子放到各县任县令,须经历些屯田制、建安之治。
至少也得历练半年后,方可当县令。”
他一介丞相,管不到小县令那么微小的事宜。
于是,他便下放权力,将县令任职,交予荀彧。
~~
荀彧回过神来说:“在下与丞相谋思一致。”
李白点了点头,又说:“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此乃三十六计中釜底抽薪之计也。
文若兄忙完任用年轻才子之事,可替朝廷巡视各州郡县,督办屯田制和建安之治各项举措落实情况,顺便向从儁乂将军授计,揽高览于麾下。
儁乂兄此前与高览同在袁贼麾下,颇有交情。
现袁贼兵败,必责骂高览等诸将无能,若儁乂兄此时出面,必可揽高览于吾等麾下。
如此,便等于从袁贼釜底抽薪。
平定天下,需要无数文人和将才,吾等需海纳百川。”
荀彧和许禇均是频频点头。
~~
李白又说文若兄巡视幽州之时,可顺便乔装去北海一趟,先花些钱,找到太史慈。
让荀彧争取说服太史慈来投。
~~
荀彧愕然反问:“太史慈?何许人也?”
李白遂向荀彧和许禇介绍太史慈情况。
他说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
此人勇武,弓马熟练,箭法精良。
~~
接着,李白又向荀彧和许禇介绍太史慈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是一个真正的神射手。
~~
李白又说太史慈自幼十分好学,后担任过郡奏曹史。
稍前,曹操与吕布交战时,又有些黄巾起事。
北海相孔融为对付黄巾暴寇,兵屯都昌,却被黄巾贼管亥所围困。
因孔融曾对太史慈之母有恩,所以,太史慈特从辽东返家,拜母之后,太史慈乘夜伺隙,冲入重围见孔融,更要求由他领出兵讨贼。
但汝吾皆知孔融性格,死爱与人抬扛。
孔融不听其言,而一心待援。
但外援始终未至,而贼围城日紧。
~~
于是,太史慈严装饱食,待天明之后,便带上箭囊,摄弓上马。
他引两骑相随身后,各撑一个箭靶,直出城门。
外围下的贼众皆十分惊骇,兵马互出防备。
但太史慈只引马来至城壕边,插好箭靶,出而习射,习射完毕,便入门回城。
明晨亦复如此,外围敌人或有站起戒备,或有躺卧不顾。
太史慈亦复多日,敌兵再无戒备。
待敌完全麻痹,太史慈遂快马加鞭突出重围。
群贼觉知,急派骑兵追辑。
~~
太史慈回顾取弓箭射杀数人,皆应弦而倒。
因此,贼军无人再敢去追赶。
不久,太史慈搬来救兵,解孔融之围。
~~
扬州刺史刘繇与太史慈同郡。
孔融不重用太史慈,太史兹却有从军之心。
所以,太史慈将来会投靠扬州刺史刘繇。
也刘繇也不会重用太史慈。
之后,太史慈会投江东孙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