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荀彧、许禇、戏志才等诸文武数十人来到。
这也是荀彧、戏志才等文武首次入宫,见状甚是惊骇。
其他文武,大都是在荀彧投奔李白后,通过荀彧和蔡邕、赵云招考进来的。
但刘辩之死,乃是李白离京去长安之后。
荀彧、戏志才等人也不好胡乱猜测。
其余文武,则是没有资格乱说话。
他们只能乖乖的跪在刘辩的灵柩前,给刘辩遗体磕头。
~~
许禇也带来了医官,让医官即时开棺验尸给荀彧等文武看。
因为冰块敷尸,刘辩尸体尚未发臭。
如此,荀彧等人无语,遂问李白如何处置。
~~
李白心里暗暗感激许禇谋事周全。
他面对荀彧质问,便说先帝驾崩,乃意料之外。
此前,因董贼专权。
后因自己及众文武着急匡扶雒阳小朝廷,忙碌于诸多繁事及军旅、纵横捭阖之中。
因此,事先也无建墓。
他建议将先帝暂葬于北邙山,并征屯田民启动建墓之事。
他又说,凡参加建墓之民,不作征调,派发粮食,避免引起民愤。
~~
荀彧、戏志才及诸文武频频点头,皆赞李白策略好,待民如子,乃吾朝经世之才。
唐姬表态可以!
她并表态自己亲自去守灵且监督建墓之事。
她说:“吾儿登基为帝,自有太后临朝制称。”
~~
荀彧极忠于汉家天下,急急跪劝唐姬。
他说先帝仅有殿下一人为妃。
先帝虽走,但殿下不可不理朝政。
历朝历代以来,若因皇帝年幼,皆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天下方为不乱。
否则,恐怕长安伪帝刘协以及叛贼李傕和郭汜等闻讯,会来犯吾京都雒阳,谋夺帝位。
~~
戏志才急也跪劝唐姬,并说许仲康将军对吾汉家天下忠心耿耿。
他说建陵墓之事,可交与许将军负责。
其余文武也纷纷下跪于唐姬面前。
他们纷纷进言,力劝唐姬留在后宫,临朝称制,避免朝廷波动。
~~
如此,唐姬心受安慰,避免了情绪过分波动。
她人生也是首次感觉到了威风和权势的不同。
以前,她没丁点权势,所以才想为刘辩守墓去。
但是,她现在感受到了权势的魅力。
她的心思有些不同了。
~~
李白没想到文武群臣无意中会与自己心思一致。
于是,李白遂命荀彧去拟诏,将先帝辨梦及小刘政登基为帝之事公告天下,并让荀彧领众文武马上扶刘正登基为帝。
他又令许禇即刻派人找诸多裁缝来给小陛下做新龙袍。
他令戏志才为先帝布设灵堂,并让荀彧拟诰书后交与羽林卫出去张贴。
他让其余文武协助荀彧和戏志才。
如此,就让他们都忙起来。
大家忙起来,就不会多思多想。
~~
李白又建议何太后和唐姬,代小陛下宣布年号为【建安】。
于是,当天,两岁的刘正被唐姬搂在怀中,登基为帝,坐于御榻上。
何太后坐于垂帘后。
朝中文武虽然不多,但是,伏地参拜新皇帝。
一名小宦官张开诏书,大声念读荀彧拟好的皇帝诏书,尖声宣读内容,并代表小皇帝宣布大赦天下,改元【建安】。
宣布唐姬为皇太后。
宣布何太后为太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