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人们认为食粥有助于消化,晨起喝粥,可以调理肠胃,可以温中补气,可以津肾润脾。唐朝文人相信饮茶能长寿,五代文人相信燃香能长寿,宋朝文人则相信喝粥能长寿。陆游就曾说过: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陆游《食粥》)。
所以大多数人都这么认为,赵桓也不能显得不伦不类,只能老老实实的把粥喝了,至于能不能长生,他不知道。
反正他知道这是朱琏的一片心意,至少她是真心对自己好。
看着他把粥都喝完了,朱琏开心的走到赵桓的身后,轻轻地为他揉起肩膀。
毕竟整天坐着不运动,颈椎和肩膀都是最难受的,朱琏是懂得这一切的,毕竟平日里他跟赵桓待在一块儿的时间最长。
熟悉他的身体,而享受这一切的赵桓则说道:“好了,贞儿别按了,你一会儿熬粥,还要看着咱们的征儿也快去休息一会儿吧!”
虽然皇宫里有很多人手,可是赵桓却想让他们的母亲亲自带孩子,毕竟,父母才是一个孩子最好的老师。
他可不想到头来自己的儿子都成了明朝的样子,朱元璋的明朝之所以会出现那么多不干实事的皇帝,那么多权倾朝野的太监,在很大程度上就与朱元璋订立的教育系统和教育观念有关。
他规定,皇子不能由自己的母亲来供养,而是早早的给他们安排了大伴太监和宫女,这些太监宫女虽然能照顾皇子的生活,可却无法约束皇子。
对他们总是言听计从,一旦皇子越少,有心机的太监就很有可能我玩弄于股掌之中,最后便会出现宦官专权,这样的荒唐之事。
所以,赵桓坚持要让他们的亲生母亲教育他们, 毕竟这些皇子公主的身份都很高,一般人还真管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