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徐令仪小产

听着里面传出来的声音,赵桓又向前走了两步,不过两步之后,他就被叫住了。

“你的沉稳呢?记住你是他们的依靠,你如果顶不住了,他们也顶不住。不要像朕一样,最后变得懦弱,不管发生了什么,你都要勇敢的面对它。”

赵佶的话清晰入耳,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令人振聋发聩,其实对于赵佶这个人,历史上是有很大的争议的,有人说若是他早死几年,恐怕会被后人称为一代明君。

毕竟赵佶在位前期做的还是相当好的,一方面他平定了内部的叛乱,另一方面他在西北开疆扩土2000余里,收回了宋朝数位帝王都未能完成的燕云十六州,如果他在公元1121年就死了的话,的确可以说是一代明君。

可惜他后面几年的事情,把他前面所做的一切功绩都抹平了,让他成为了一个彻头彻脑的昏君、废物。

毕竟他后面几年在奸臣的辅佐下做出的事的确荒唐,一般人还真的干不出来,说他是个昏君可真不冤枉,不过他能力还是有的,毕竟蔡京、童贯哪个不是奸臣?还不都被他治得服服帖帖。

由此也能看得出他还是有能力的。毕竟大家可不要忘了,宋徽宗赵佶可是以弟弟的身份继承的皇位。

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自然有他的长处。

“是,父皇,儿臣知道该怎么办?”就在一众人还在窃窃私语的谈论时,慈元殿内响起了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所有人的心一时之间都放不下,听见孩子的哭声,基本就代表没有多大问题。

接着房门被打开,一个产婆抱着小小的一团走了出来,赵桓和赵佶连忙向前,只不过他们的目标不同。

赵桓直接走进了屋里,而赵佶则走向了抱着孩子的产妇,接着便问道:“皇子还是公主?”

“回太上皇是个皇子。”看着怀里的孩子,那产婆也是相当高兴,毕竟一个皇子给的赏赐一定是多于公主的。

听到这个回答,赵佶不由得开口大笑,又有一个皇子,大宋的国运基本已经稳了,不会再因为皇帝子嗣而起什么争端?“哈哈哈,赏,所有人都有赏。”

“传朕旨意,封朕的皇孙为静海军节度使、检校少保、礼国公。”赵佶一高兴把自己是太上皇的事都给忘了,不过也能看出来,他对这个皇孙的喜爱,毕竟当年赵湛出生时,也不过是他这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