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镇山闻声从案几前抬起头来,他身着一件黑色长袍,袍角绣着精致的银色纹路,在昏暗的灯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但那双眼睛依旧锐利如鹰,透着久经沙场的威严与深沉。看到高仙芝,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喜,随即又恢复了一贯的严肃。“仙芝,你可算回来了,一路上辛苦了。”朱镇山放下手中的书卷,站起身来,迎向高仙芝。
营帐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两人的身影。高仙芝环顾四周,熟悉的布置,却又透着一股陌生的紧张氛围。“老师,一别许久,弟子甚是挂念。”高仙芝单膝跪地,恭敬地说道。
“起来吧,”朱镇山摆了摆手,示意高仙芝起身,“此次东部边境战事吃紧,你前去支援,为师着实担心。如今战事已了,你平安归来,便是万幸。”
高仙芝站起身来,走到案几旁,看着上面摊开的军事地图,地图上用红笔和黑笔标记着各种符号,代表着双方的兵力部署和行军路线。“老师,东部边境的战争已经结束了。”高仙芝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和感慨,“虽然最终取得了胜利,但这场战争的代价实在太大了。边境的百姓流离失所,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农田荒废,村庄被战火夷为平地。”
朱镇山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战争本就是残酷的,可苦的终究是百姓。如今东部边境虽已平定,但战后的重建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朝廷那边,对于此事可有什么指示?”
高仙芝摇了摇头:“朝廷如今也是自顾不暇,国库空虚,还要应对各方势力的纷争。对于东部边境的重建,只能提供有限的支持。大部分的工作,还得靠当地的官员和百姓自己努力。”
朱镇山长叹一声,缓缓坐回椅子上:“这天下,何时才能真正太平啊。”他顿了顿,目光转向高仙芝,“你刚回来,还未了解江南这边的局势。自从你去了东部边境,我便一直与易安王对峙在此。我并未主动出击,而是采用拖延战术,与他周旋。”
高仙芝走到营帐门口,掀开帘子,望向远处易安王的营地,那里灯火通明,人影绰绰,隐隐传来士兵的操练声。“老师,为何要采用拖延战术?以我们的兵力,难道还怕他不成?”高仙芝回头看向朱镇山,眼中满是疑惑。
朱镇山站起身来,走到高仙芝身边,看着远处的营地,神色凝重:“仙芝,这你就有所不知了。这易安王看似只是一个藩王,但他背后的势力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最近我得到消息,他身边的谋士易经似乎出了问题,被人掉包成了假的,背后牵扯着一个神秘的组织——千机府。”
秋风灌进营帐,烛火猛地晃动了几下,险些熄灭。高仙芝皱了皱眉头:“千机府?这是什么组织?为何我从未听闻过?”
朱镇山走回案几前,拿起一杯茶水,轻抿一口:“这千机府在江湖上是个极为神秘的组织,他们势力庞大,高手如云,在朝堂上也有不少眼线。易安王如今恐怕是被这个千机府算计了,他一边要应对千机府的阴谋,一边还要防着我,已经是焦头烂额。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若是贸然出击,很可能会陷入千机府的圈套,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高仙芝沉思片刻,缓缓说道:“老师的意思是,我们先按兵不动,等易安王和千机府两败俱伤,我们再坐收渔翁之利?”
朱镇山微微点头:“正是如此。不过,这也只是权宜之计。我们不能一味地拖延,还得想办法摸清千机府的底细,找到他们的弱点,才能在这场博弈中占据主动。”
高仙芝看着地图,脑海中浮现出各种战略布局和应对之策。突然,他心中一动,说道:“老师,既然易安王如今处境艰难,我们何不主动与他接触,看看能否达成合作?若是我们能联手对付千机府,不仅能解决江南的隐患,还能为国家的稳定做出贡献。”
朱镇山听后,脸色骤变,猛地一拍案几:“仙芝,你糊涂啊!易安王如今是我们的敌人,你怎能轻易相信他?他说不定早就和千机府勾结在一起,设下圈套等我们钻。你若是贸然前去与他接触,万一有个闪失,为师如何向你的父母交代?”
高仙芝连忙走到朱镇山身边,解释道:“老师,我明白您的担忧。但如今局势危急,千机府的存在已经威胁到了整个国家的安危。我们若是继续内耗,只会让千机府坐收渔翁之利。而且,我并非要直接与易安王谈判,我可以乔装打扮,以一个普通谋士的身份去见他,探探他的口风,了解一下千机府的情况。这样既能保证安全,又能获取重要的情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