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易安王的惊变

执手春江 雍和 2438 字 5天前

他佯装无事,召来假易经,神色平静地吩咐道:“易先生,我听闻周边三座城池的防守有懈怠之嫌,你向来心思缜密,烦请走一趟,仔细查探,回来与我商议对策。”假易经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犹疑,很快躬身领命,“王爷放心,定不负所托。”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易安王的眼神瞬间变得冰冷如霜。

夜幕像一块厚重的黑布,严严实实地笼罩着江南大地。乌云将月光遮得密不透风,街巷间弥漫着死寂般的静谧,偶尔传来的风声,都似在低语着危险的讯息。易安王的心腹,张校尉,带着两名身手矫健的侍卫,如暗夜幽灵般悄然潜入易经的宅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宅邸大门紧闭,周围静谧得有些压抑,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三人利落地翻过院墙,落地时轻得没有一丝声响。张校尉打了个手势,两名侍卫默契地分散开来,一人负责警戒四周,一人随张校尉向主屋潜行。他们的脚步轻盈,鞋底与地面摩擦,发出微弱的沙沙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主屋门窗紧闭,屋内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张校尉轻轻推开门,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他借着微弱的光线,小心翼翼地在屋内搜索,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不知不觉,他们来到了易经的书房。书房里摆满了书籍和文卷,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张校尉在书房踱步,目光在书架、书桌和墙壁上一一扫过。突然,他脚下一滑,差点摔倒,原来是碰到了角落里的一个书架。书架晃动了一下,发出轻微的“嘎吱”声,张校尉心中一动,俯身查看。他发现书架底部与地面有一道不寻常的缝隙,伸手用力一推,书架缓缓向一侧移动,露出一条隐藏在后面的暗道入口。

暗道中漆黑一片,深不见底,一股潮湿腐朽的气息扑面而来。张校尉从怀中掏出火折子,轻轻一吹,微弱的火光瞬间点亮。他率先走进暗道,两名侍卫紧跟其后。暗道狭窄幽深,墙壁上爬满青苔,脚下地面凹凸不平,行走十分艰难。

他们沿着暗道小心翼翼地前行,脚步声在寂静的暗道中回荡。走了一段距离后,前方隐隐传来一阵轻微的呻吟声。张校尉心中一紧,加快脚步。转过一个弯道,他们看到一个被囚禁在角落里的人。

那人衣衫褴褛,头发凌乱,面容憔悴,模样与易经极为相似。张校尉心中一惊,他不确定眼前之人究竟是谁。为了不打草惊蛇,他并未贸然相救,而是上前轻声试探:“易先生,您怎么会在此处?可还记得当年黑虎山一役,王爷如何脱困?”被囚之人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急切又小声地说道:“那次是我引开追兵,王爷才得以脱身。你是王爷派来的吧,外面那个是假的,他们逼我说出王爷的机密……”张校尉心中已然信了七八分,又与他低声商讨一番,便悄然离开了暗道。

张校尉带着两名侍卫,迅速离开了易经的宅邸,马不停蹄地赶回王府复命。此时,王府内的易安王正焦急地在书房踱步,心中满是不安与期待。看到张校尉进来,他立刻停下脚步,急切地问道:“情况如何?”

张校尉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汇报给易安王,易安王听后,脸色瞬间变得煞白,身子晃了晃,险些站立不稳。他难以置信地喃喃自语:“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多年来,南疆一直由这个假易经在经营,他告诉自己不是先皇亲生儿子,还不停地怂恿自己谋反,自己竟毫无察觉,对他言听计从。

易安王想到这些,只觉一阵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他一直以为自己在谋划着一场惊天大业,却没想到,自己竟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若不是偶然发现破绽,自己恐怕到死都不知道真相,还在为敌人卖命。他越想越害怕,额头上布满了冷汗,双手也微微颤抖起来。

“王爷,如今之计,该如何是好?”张校尉小心翼翼地问道。易安王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他深知,此刻慌乱毫无用处,必须尽快想出对策。他缓缓说道:“此事千万不可声张,继续按原计划行事,装作什么都没发生。暗中密切监视假易经的一举一动,我倒要看看,他们究竟还想干什么。同时,立刻派人暗中保护真易经,务必保证他的安全。”

易安王在书房中来回踱步,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这些年与假易经相处的场景,每一个细节都像是一把锋利的刀,刺痛着他的心。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将幕后黑手揪出来,让他们付出惨痛的代价,挽回自己的声誉与地位,也为越国消除这一巨大的隐患。在这个看似平静的夜晚,易安王的内心却如暴风雨中的海面,波涛汹涌,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帷幕 。

易安王强压着内心的惊涛骇浪,表面上依旧保持着往日的镇定自若。他深知,此刻稍有差池,多年的谋划与心血都将付诸东流。在这看似平静的王府中,实则暗流涌动,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帷幕。

易安王按捺住内心的波澜,如往常一般处理着府中的事务,等待假易经归来汇报所谓的城池查探情况。而在这期间,他秘密召见了自己最为信任的谋士——赵先生。赵先生智谋过人,心思缜密,跟随易安王多年,是他的心腹智囊。

“王爷,唤我前来,可是有要紧之事?”赵先生恭敬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