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京城表面上依旧平静,然而在这平静之下,却暗流涌动。易归在朝堂上不断巩固自己的势力,加强对朝政的掌控;易安王则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着起兵谋反的时机;而王洪文,在经历了这次事件后,行事变得更加小心翼翼,他深知在这复杂的朝堂斗争中,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姜无道与高仙芝依旧在杜康的顶楼房间内商讨着对策。他们密切关注着朝堂上的一举一动,对易归和易安王之间的争斗看得一清二楚。
“主人,易归如此处理沙溢二人被杀之事,显然是为了稳住局势,避免易安王谋反。不过,易安王恐怕不会就此罢休,一场大战,恐怕在所难免。”高仙芝分析道。
姜无道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易安王野心勃勃,怎会轻易放弃。这场争斗,将会影响整个越国的未来。我们必须要早做准备,无论谁胜谁负,都不能让我们受到牵连。”
“主人放心,我已经按照您的吩咐,让沈阳撤回京城,并且逐步收缩江南的生意。同时,我也在暗中联络各方势力,以备不时之需。”高仙芝说道。
姜无道满意地笑了笑,说道:“很好,你办事,我放心。在这乱世之中,我们要想立足,就必须要审时度势,随机应变。”
“是,主人。”高仙芝应道。
易天涯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心中对姜无道的敬佩之情愈发深厚。他知道,在这复杂的局势下,姜无道总能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带领他们走向胜利。
“易天涯,你要多向高仙芝学习,日后也好帮我分担一些事务。”姜无道转头对易天涯说道。
易天涯连忙点头:“是,主人。我一定努力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
姜无道笑了笑,说道:“好了,大家都去休息吧。接下来的日子,恐怕不会太平,我们要养精蓄锐,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众人领命,各自退下。姜无道独自一人站在窗前,望着京城的夜色,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这一场政治风暴,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有信心,能够在这乱世之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时光匆匆,转眼间又过了数月。在这数月里,朝堂上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易归不断打压异己,提拔亲信,将朝政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易安王则在暗中招兵买马,囤积粮草,与朝中一些对易归不满的大臣勾结,准备随时起兵谋反。
数月的暗潮涌动后,易安王加快了谋反的筹备步伐。他深知,要与易归的朝廷抗衡,充足的物资和兵力是关键。于是,在他暗中掌控的城池里,一场大规模的资源搜刮行动悄然展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易安王一声令下,各地官员开始在辖区内疯狂征收粮税。原本按照惯例缴纳的赋税,在短短数日内竟翻了数倍。百姓们怨声载道,田间辛苦劳作一年的收成,大半被官府强行收走。许多家庭因此陷入困境,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维持。
“这日子还怎么过啊!”一位老农望着被官兵搬空的粮仓,老泪纵横,“家里就剩下这点粮食,这往后的日子可咋熬哟!”他身旁的家人也是满脸悲戚,年幼的孩子在一旁哭闹着,声音中满是饥饿与恐惧。
除了征收粮税,易安王还大肆征收壮丁。年轻力壮的男子纷纷被抓去充军,整个城镇乡村一时间鸡飞狗跳。许多家庭因此妻离子散,原本宁静的生活被彻底打破。
“我不去!我走了家里的老母亲和妻儿可怎么办!”一个年轻的丈夫拼命挣扎着,却被如狼似虎的官兵死死按住,强行拖走。他的妻子在一旁哭天喊地,拉扯着官兵的衣角,却被无情地推倒在地。
那些曾经收购沈氏粮店的掌柜们,此时更是叫苦连天。易安王的手下隔三岔五就会上门敲诈勒索,以各种名目索要银钱。稍有不从,便会被冠以各种罪名,店铺被查封,人也会被抓进大牢。
“大人,我们实在是拿不出这么多钱了啊!”一位粮店掌柜跪在地上,苦苦哀求,“这几个月粮税翻了几番,生意本就难做,再拿出这些钱,我们全家都得喝西北风了!”
然而,易安王的爪牙们根本不为所动,恶狠狠地说道:“少废话!这是王爷的命令,你们要是不乖乖交钱,就别想在这地盘上混下去!”
这些掌柜们无奈之下,只能四处借债,拆东墙补西墙。有的甚至变卖家产,只为了满足易安王的贪欲。可即便如此,他们的日子依旧过得战战兢兢,不知道下一次又会被以什么理由敲诈。
在这一片混乱之中,易安王的势力却在迅速壮大。他用搜刮来的银钱购置了大量的兵器和粮草,招募的壮丁也在加紧训练,一支初具规模的军队逐渐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