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的故事设定在近未来的地球。

彼时,地球因气候灾难与资源枯竭陷入生态崩溃的绝境。

主角林秋是一位专攻生物工程的女科学家,她带领团队启动了名为“天工”的跨物种基因融合计划。

——通过提取深海热泉生物的耐极端基因、沙漠植物的锁水机制等地球原生生命体的生存密码,试图重构退化的生态系统。

影片围绕人工干预自然所引发的伦理争议展开。

当基因融合技术意外催生出能自主进化的半机械生命体“共生体”,人类不得不在“灭绝危机”与“物种异化”之间抉择。

如果说《问仙》所表达的修仙主题是肉体飞升,那么《天工》所要表达的概念就是机械飞升。

剧本中对生物机械有着极为丰富的描述:被共生体结晶化的城市,机械体上流淌的金属冷光,在废土之上生长出的血肉……

但文字的内容始终还是有限的,如果能通过特效技术将其搬上大银幕,那呈现出的必将是一场令人震撼的瑰丽盛宴。

不愧是科幻界的泰斗人物,即便《天工》是其早年创作的剧本,但其立意深度就算是放在如今,依旧并不过时。

《天工》的核心冲突聚焦于林秋与激进环保组织“荒原之子”的理念对抗。

前者相信科技是修复自然的“天工工具”,后者认为人类应彻底退出生态链。

最终,当“共生体”用结晶化的形态净化污染却开始吞噬城市时,林秋发现真正的“天工”之道:

——人类只是自然的协作者,而非造物主,唯有通过技术与自然规律的共生,方能实现文明的存续。

整个剧本深入探讨了科技伦理与生态哲学,充满了批判意味。

末页那句“人类只是自然的协作者”,瞬间拨云见日,在刹那间醍醐灌顶,引发无尽的思考。

此刻,会议室里,将近十个人围坐在一起。

除了白梨,还有公司的数位电影专业技术顾问。

每个人都拿到了《天工》的剧本拓印,大家都是第一次阅读。

现场一片安静,只有空调出风口传来轻微的风声。

白梨不知道别人读完是什么感受,至少她在看完了《天工》的手写稿后,便被深深震撼,沉浸在末日的宏大背景中,久久没有回神。

她的眼中满是钦佩,率先打破沉默问道:“黄老师,这个剧本真的要送给我们吗?”

没错,这份珍贵的剧本是由黄文老师免费提供。

如果昼夜娱乐决定采用这个剧本拍摄电影,无需支付任何版权费用,直接拿去拍摄即可。

白梨看完剧本之后,凭借她的直觉的商业感知,瞬间就意识到了其含金量,以及潜藏在背后的商业价值。

她可以大胆地保证,如果《天工》拍成电影,绝对又是一部百亿票房。

从故事架构到核心立意,每一处都精妙绝伦。

尤其是对科技与自然关系的探讨,一旦搬上大银幕,必将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轰动。

说不定,其成就会远超之前大获成功的《问仙》。

其实,在黄文老师来之前,她都已经做好了要花大价钱,从黄文老师手里买版权的准备。

看完了剧本,白梨甚至觉得自己可以接受花上亿级的资金购买《天工》。

但没想到黄文老师根本不需要任何报酬。

黄文笑眯眯地摆摆手,语气温和地解释道:“这个剧本在我手里已经搁置多年,一直盼着能遇到合适的团队能将它呈现出来,看了《问仙》之后,我就知道是你们了。”

黄文眼神坚定,丝毫不见虚假之意。

他继续真诚道:“你们愿意收下我这个有些年头的剧本,其实是帮了我的大忙,我感激还来不及呢,又怎么能谈回报呢?这是一场互惠共赢的合作,就不谈钱了。”

就算是白梨,此时眼中也闪过了一丝惊讶。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竟真有对财富如此淡薄之人。

白梨在前来与黄文老师会面之前,特地找人详细打听了他的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