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载而归,背篓上又堆得像小山一样,就这样背着下山,到山脚下,看到小黄已经吃得心满意足趴在地上无聊地甩着尾巴赶虫子。
牵起小黄,把那对大箩筐给它驮着,叶云华就背着大背篓,手里还拎着临时编的藤条篮子,里面全是已经简单处理的红葱牛肝菌。
回到茅草屋,将红葱牛肝菌先摊开,免得闷在袋子里面压坏了。焖上米饭,熬上药,先将今天买的猪肉和肥油板都清洗干净,一条条挂起沥干水分,大骨洗净后焯水,放到锅里和艾草根一起炖上。
开始处理猪下水,将猪肝摘去苦胆,修去油筋,用清水漂洗干净,在表面划些不规则的刀口。
将猪心用刀切为两半,但须相连,除去淤血,剪去油筋,用清水洗净。
猪肺则利用流动的溪水从气管灌入溪水,外面的黏液也是用草木灰不断揉搓,将肺部粘液去除。
大肠先撕去肠上的附油,再用草木灰去搓洗肠上的黏液,虽说现在有钱了,但用那么贵的面粉和盐去搓大肠,感觉还是太浪费了,大肠用草木灰搓掉黏液的效果更好,小时候奶奶也是这样洗的,大肠弄得干干净净的,一点异味都没有。确认大肠洗净无异味后就盘成圆形,用干的灯芯草扎住,方便等会烧煮。
猪小肠和粉肠截出分开,猪小肠则用刀剔除多余油脂,翻面用草木灰搓洗,用刀刮去多余的内肠黏液,挂起沥干水分。
粉肠就洗干净,里面的肠道的粉质就不破坏了,一样盘成圆形,用干的灯芯草扎住,以便烧煮。
猪肚放到竹箩里面,加些草木灰,用木棍不断搅拌,让猪肚的黏液不断从竹箩缝隙中流出,然后取出猪肚,放入溪水中漂洗,除去猪肚上的网油和污物。洗净后放入沸水中浸烫五分钟左右,用刀刮净肚膜,用溪水再次清洗。
还好现在这茅草屋旁就是小溪,处理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水,清洗干净后,拿回茅草屋前。用垒好的灶架上铁锅,炒一下备好的盐和花椒,炒出香味后就捞出。将炒制好的椒盐均匀涂抹在每条肉上,腌制四个时辰以上,备用。
留出部分肥瘦均匀的前腿肉用来做广式腊肠,用刀切成均匀的肉丁,处理好的猪肉中加入糖、酱油、盐、酒、碾好的米粉,把肉馅拌匀,搅打上劲后腌制一个时辰,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