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宋朝的武将真的憋屈。

不知道自己是靠什么出身的吗?

“艹了。”赵匡胤感觉手有点痒了,想打人了。

叶枫笑道:“主要原因就是打仗的时候武将不是一把手。”

“我们说之前的朝代一旦开始打仗了,文官要尽可能的去满足武将的要求。”

“武将才是战场的一把手,哪怕是皇帝面对武将提出来的要求,也会尽可能的去满足。”

“等仗打完了之后再秋后算账。”

“但是,在宋朝完全不一样,武将需要通过巴结文官才能得到粮食和钱。”

“长期以往助长了文官的嚣张气焰,哪怕是三品文官也可以在一品武将面前趾高气昂。”

“更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也让社会的风气发生了改变,老百姓面对这种情况,当然会选向自己的孩子输入一种思想。”

“不能当武将,不能去当士兵,否则会被人看不起。”

“长期以往整个社会倾向于一种重文轻武的风气。”

“社会环境又会去影响人,导致让人觉得要去当文官才能光宗耀祖。”

“当武将和士兵会被人看不起,有能力的人大多数都去当文官。”

“皇帝面对文官势力强大,加上对武将的忌惮,又有民心的支持只能纵容了。”

“如此就成为了一个死循环。”

“所以骂赵匡胤也有道理。”

“可以说在宋朝武将过的最憋屈,打仗的最高指挥权不在自己手上。”

“由文官而非武将掌握军队的指挥权和决策权。”

“要是放在其他朝代,那些武将会暴走。”

“岳飞的岳家军能打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他们能筹集到粮食和钱。”

“要是没有粮食和钱,我们的岳大将军再能打也没办法啊!”

“赵匡胤加强了皇权之后,皇帝对于武将的态度就变得关键起来了。”

“在宋朝之前对于武将一般都是打压为主。”

“至于重文轻武几乎很少发生,并不是那些皇帝和文官不想压制武将,像宋朝这样对待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