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身前的大门,后面还有一扇。这些门的建筑方式类似于古城城墙。下面是门,门两边是墙,墙上则是类似于城楼的阁楼。地势高,俯瞰门下。
只不过建的时候简化了许多,整体看起来就像一堵直上直下的墙。
如果是正式会客,这些门会被一个又一个人从里面打开。就像万花筒一样,形成视觉上的迷幻效果,非常有压迫感。
张海楼以为只有一扇门,看张海桐推开发现还有一扇。他难得像个老学究一样抬了抬自己的眼镜,发出了灵魂质问:“俄罗斯套娃?”
“要不说族地在东北呢,看来和俄国人文化交流比较深入。搞出这种建筑设计的人真是个天才,他应该去给老佛爷盖行宫。”
那都是多少年的老黄历了?
老太后现在坟估计都让人挖了,还行宫,太损了。
事实上不止张海楼这么想,当时造这些门的时候,张海桐也觉得张海客脑回路有问题。
谁家好人进屋七道门?相当于还没进院子,就得先过七条走廊。
当然,以当时张海客的想法,这七道门应该是为了方便打伏击。万一有人从外面打进来,七道门就算轰塌了,地形也有利于干仗。
战术上肯定,不代表张海桐不想吐槽这种装修风格。
虽然是腹诽,但张海客这家伙就跟眼睛装了针孔探头一样,非常精准的捕捉到了他的吐槽欲。这一点他跟张瑞山真是如出一辙。
“你不觉得这样很带劲吗?”张海客摊手。“人死了下地狱都得过七重关,进我张家大宅闯七道门那是老子看得起他们。”
这是张海客的原话。
张海桐开玩笑道:“你这是浪费国库里的银子啊,奇观害人,你个昏君。”
“那我还有更昏君的。而且你说的那些建议,比我干的事还烧钱。咱们老大不说老二,你个败家玩意儿。”
张海客望着自己打下的“江山”,靠着阳台抬头后仰。这个姿势可以让他看见主楼外的房顶。小半个身子都悬在外面。
回到现在。张海桐自己推开门,穿过去,又推开一扇。仿佛下到一座地宫,干什么都得手动。张海楼的性格并不算“规矩”,相比于张海侠,他更喜欢打破规则。
但是到了这里,一个陌生的地方,他下意识跟着张海桐。说不上亦步亦趋,却格外的守规矩。
所有门都推开,从最初的一扇门看进去,两人的背影已经特别小了。他们的身前是一小片樱花,开的十分繁茂。阳光将花朵和草木映照出淡淡的荧光,小小一个枝丫,花重重缀在上面,比雪还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