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剪西也不指望问到答案,点点头就走了。
在张海桐等人不在的日子里,南部档案馆已经在南楼的掩盖之下重新建立。所有档案卷阀全部运回香港后,楼中地下又开了一个新的地下仓库。那里将存放新的档案。
直到现在,在何剪西的印象里那个仓库都是空的。除了他放在里面的几个账本以外什么文件都没有。
黄包车夫的钱是董公馆管家付的,临行前嘱咐他一路小心。
何剪西又颠簸回楼中。刚进去,就看见一个穿着明显不属于此地服饰的男人背着背篓站在大厅之中。
那身苗服与这金碧辉煌的茶楼大堂格格不入,就像一个农村姑娘进了皇宫一样突兀。
他走上前去,那人转过头,看相貌才三十多岁。男人问:“你是这里的掌柜?”
何剪西摇头。“我只是个账房。”
那人说:“我找掌柜。”
何剪西愣了愣,下意识问:“有预约吗?我们掌柜平时比较忙。”
他说的也没错。南楼里的茶水生意都是其次,暗地里诸事调停几乎都从掌柜手里出去,说不忙都是假的。
一般话说到这个份上,识趣的人便不会多做纠缠。而是拱手道歉,说明状况再行定夺。
然而这人却继续说:“我是董小姐介绍来的,她的好朋友张海琪张小姐托我给掌柜带个话。”
“先生通融一下?”
董小姐和张小姐,这两个称谓在厦门非常好用。前者自不必说,董小姐董灼华是船王的女儿,马六甲航线大半都得看她的脸色过活。这女人出了名的强悍聪明,家世和手段硬的离谱。一般人还真弄不过她。
至于张小姐,则是董小姐唯一上心的朋友。这二人虽然常年不怎么见面,却好的仿佛一个人。
同时搬出这两个人的名讳,在厦门横着走也未尝不可。但在南楼,这两个女人的名号都只代表一种信息。
那就是档案馆的最高领导人张海琪有事吩咐了。
南洋档案馆再次建成后,张海琪一直花大价钱收购南疆相关的档案。这个人大概就是张海琪买来送档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