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妇俩日常闲下来,还会讨论该将女儿嫁到哪一家这个问题。
整个李府,也就只有李芷兰对大姐姐的心事了如指掌。
她虽然不信任那什么林丰,觉得他走了,应该是不会再回来了。
但当着李青溪的面,李芷兰不会这么说,反而轻声细语地开解她。
“兴许他是被什么事绊住了手脚,等他闲下来,迟早会给你寄信的。”
“再说了,这才三月,你同他的约定时间还没到呢,兴许到了那一天,他就会出现在你面前呢。”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这样的话能起到的宽慰作用也越来越小。
之后,李青溪又寄了一封信给岑浮舟,但仍旧没得到任何回应。
随着夏日的到来,她更加焦躁了。
因为距离她与岑浮舟相约的日子,只有不到两个月了。
她期待着,也害怕那天的到来。
怕到时候,那个人没有出现在她面前。
怕他回家后没多久,就抛下了她,忘了那些誓言。
怕她一腔真心,错付于人。
她在焦躁的情绪里,等来了暑日。
今年青州格外的热,从进入夏季后,就没再下过雨。
老百姓们种地都是靠天吃饭,这样的旱季显然不利于收成,还会让他们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了抗旱,李致远这些日子忙得团团转,天不亮就带着衙役们出门,开渠引水帮扶农民。
民间也举办了多次祈雨仪式,光是奉上的供品就数不胜数。
但不止是青州无雨,周遭城邦的干旱也越来越严重,有些地方,甚至已经出现了被热死的灾民。
青州当地有储冰的地窖,规模不小,为了防止百姓中暑而亡,李致远将那些冰都分发了下去,但无济于事。
期间,他在县城里募捐钱财助农养民,自己就捐献了不少银两。
李青溪也顾不上思念岑浮舟了,将自己的首饰也捐了出去,只想着能为百姓做点什么,盼着雨季尽快到来。
终于等到了雨季时,她才恍然发现,自己已经许久不曾想起过岑浮舟了。
而他也一直没有给她寄信。
这场迟来的雨,为她的思绪增添了几许荒凉。
家家户户都在欢声笑语,庆祝下雨时,她却在房中对着曾经露出笑颜的信纸流泪。
但李青溪心中,仍旧怀有一丝希望。
时光轮转一年,到了当初李青溪与岑浮舟相遇的日子。
她不顾迷蒙小雨,换了自己最漂亮的衣服,撑着伞,出门去了李家位于城郊的田庄,静静等着心上人。
当初他们在此分别时曾许下约定,以此日为期,在这里相见。
纵然岑浮舟半年多来再无音讯,已经是再明显不过的信号,她却不肯放弃。
但从天际微白,到黄昏时分,再等夜幕遮掩整个青州,李青溪都没能等来那个曾经真心实意,许诺要娶她的人。
昔日誓言,犹在耳边。
“回了家中,我会记得给你写信,告诉你我所见所闻。”
“我一定来娶你,你不许嫁给别人。”
“青溪,等我来提亲。”
清凉的雨水落在她的脸庞上,驱散了暑气,却让那颗心仿佛泡在了冰窟里。
眼前布满朦胧的水雾,李青溪分不清那是泪还是雨。
恍惚间,她仿佛看到当初秋季巷口里,那个生得极为俊俏的少年郎,似乎带了无尽的真心,红着脸盯着她,急声回应。
“是,我心悦你!”
现在想来,她竟是如此信他的话,当初不过一封信,就哄得她真的等了这么久,何其可笑。
李家的人此时此刻,急的不得了。
陶氏同李致远回来后,用晚膳时都不曾看到女儿青溪。
原以为她是不想用膳,哪知道命人端了饭菜过去,才知道小姐失踪了!
丫鬟冬云除了哭,说不出任何有用的信息,罚她也无济于事,急得陶氏也跟着掉眼泪。
李家上下乱成一团时,还是李芷兰想起李青溪同那人的约定,猜测她是不是去了城郊,刚想将此事告知伯父伯母,前院便传来了消息。
“夫人,老爷,小姐回来了!”
陶氏匆匆去了大门处,就看到女儿淋了一身湿回来,脚步虚浮,又气又担心,扯过她便骂:“你这鬼丫头,又偷溜去哪儿了!你知不知道我们有多担心你!?”
李青溪神色苍白,冲陶氏笑了笑:“娘,我……”
她似乎是想安抚她一二,却在张口说了两个字后,眼前一黑,便骤然倒了下去,失去了知觉。
“青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