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们听了,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赵奶奶说:“补贴不补贴的倒是小事,主要是看到咱们四合院文化能越来越好,我们心里高兴。”
自从决定每月举办四合院文化节后,大院里的居民们就开始忙活起来。张大妈每天都拉着几个老姐妹排练舞蹈,那股子认真劲儿,仿佛要去参加专业演出似的。
张大妈一边比划着动作,一边对老姐妹们说:“姐妹们,咱们这舞蹈可得跳好咯,这不仅是给咱自己乐呵,也是向游客展示咱四合院的精气神儿呢!”
李大妈回应道:“那肯定的,我回家都还在琢磨这动作,就盼着文化节能给大家眼前一亮。”
而另一边,李大爷则和几位大爷凑在一起,打算来一段传统的快板表演。李大爷熟练地挥舞着快板,说道:“咱这快板啊,就得打出老北京的韵味儿,到时候给大家讲讲四合院的变迁,肯定受欢迎。”
王大爷点头赞同:“没错,咱可得好好练练,不能掉链子。”
易鑫和谭侨也没闲着,他们忙着策划文化节的具体流程和活动内容。
易鑫说:“谭侨,我觉得文化节那天,除了居民们的表演,还可以设置一些互动游戏,像四合院知识问答、传统手工艺比赛之类的,让游客和居民一起参与,增加趣味性。”
谭侨点头道:“这个主意好。而且我们可以准备一些小奖品,就用咱们的文创产品,既能活跃气氛,又能宣传文创产品。对了,文化节的场地布置也得好好设计一下,突出四合院文化特色。”
易鑫思索片刻后说:“可以在院子里挂上各种颜色的灯笼,再摆放一些展示四合院文化的展板,营造出热闹又有文化氛围的场景。”
随着四合院文化节的日子越来越近,各项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负责文创产品设计的大妈又有了新成果。
她拿着几个新设计的产品,兴奋地对易鑫和谭侨说:“你们看看,我设计了几款四合院主题的拼图钥匙扣,把拼图和钥匙扣结合起来,平时可以当钥匙扣用,拆下来就能拼成四合院的图案,是不是很有意思?”
易鑫接过钥匙扣,仔细端详着,称赞道:“大妈,您这设计太巧妙了!这肯定能受到游客的喜爱。还有之前您说的小屏风书签和手机支架,设计得怎么样了?”
大妈笑着说:“都已经设计好了,就等着投入生产呢。我还在想,要不要再设计一些和文化节相关的文创产品,在文化节上首发,肯定能吸引不少目光。”
谭侨说道:“这想法太棒了!比如设计一些文化节纪念徽章,上面印着四合院文化节的标志和年份,游客们肯定愿意收藏。”
就在大家为文化节忙碌时,负责拍摄基地的老陈又遇到了新情况。
老陈找到易鑫和谭侨,有些苦恼地说:“易先生,谭女士,最近有个影视剧组来拍摄,他们想对拍摄基地的部分场景进行一些临时改造,以符合他们剧情的需求。您看这事儿该怎么处理?”
易鑫皱了皱眉头,说:“改造可以,但不能破坏拍摄基地的原有结构和整体风格。让剧组提供详细的改造方案,我们请专业人员评估一下可行性。另外,要和他们明确,拍摄结束后必须恢复原状。”
谭侨也补充道:“对,还要在协议里注明,如果造成任何损坏,他们要照价赔偿。咱们得保护好拍摄基地,这可是宣传四合院文化的重要场所。”
老陈点头表示明白:“好的,我这就去和剧组沟通,让他们尽快提供方案。”
与此同时,与学校合作的四合院文化校本课程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学生们在课堂上对四合院文化的热情越来越高,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想法。
在一次课堂讨论中,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们能不能以四合院为主题,制作一个线上虚拟展览,把四合院的建筑结构、文化习俗等内容通过虚拟现实的方式展示出来,这样能让更多人了解四合院文化。”
小主,
易鑫听了,眼前一亮:“这个想法非常好!我们可以和科技公司合作,看看能不能实现。这不仅能丰富四合院文化的传播方式,还能紧跟时代潮流。”
谭侨也鼓励道:“同学们都很有创意,大家可以继续思考,还有哪些新的方式可以推广四合院文化。”
随着四合院文化节的到来,大院里热闹非凡。灯笼高挂,展板林立,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氛围。游客们和居民们齐聚一堂,共同期待着文化节的开始。
主持人走上台,笑着说:“各位朋友,欢迎大家来到本月的四合院文化节!四合院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感受四合院的独特魅力!”
首先登场的是张大妈她们的舞蹈表演。老姐妹们身着色彩鲜艳的服装,伴随着欢快的音乐,翩翩起舞。她们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动作虽然称不上专业,但充满了热情与活力,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张大妈她们表演完后,李大爷和几位大爷的快板表演紧接着开始。清脆的快板声响起,李大爷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四合院的故事,从四合院的历史渊源到如今的文化传承,生动有趣,让观众们听得津津有味。
表演结束后,互动游戏环节正式开始。在四合院知识问答中,游客和居民们纷纷踊跃举手回答问题,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一位游客答对问题后,高兴地领取了一份文创产品作为奖品,笑着说:“我来四合院参观好几次了,对四合院文化还挺了解的,没想到今天还能拿到奖品,真开心!”
在传统手工艺比赛区,大家纷纷展示自己的手艺。剪纸、捏泥人、绘制脸谱,各种传统手工艺让人目不暇接。一位小朋友拿着自己捏的泥人,兴奋地说:“我以前都没玩过捏泥人,今天觉得好有意思,我要把这个泥人带回家。”
文化节进行到一半时,负责文创产品销售的小李匆匆找到易鑫和谭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