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教导主任的一番讲解,不少家长表示愿意让孩子参加手工课。
同时,居委会组织了戏剧表演和摄影技巧培训。戏剧老师先给居民们讲了一些基本的表演理论知识,然后带着大家做一些简单的表演练习,比如表情控制、动作模仿等。摄影老师则教居民们如何用手机拍出好看的照片,讲解构图、光线等基本摄影知识。
经过培训,居民们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一些原本不愿意参加戏剧表演的居民,开始聚在一起讨论剧本,他们把大院里邻里互助的故事、老北京的传统习俗等融入到剧本中。摄影比赛的报名人数也逐渐增多,居民们拿着手机或相机,在大院里寻找独特的拍摄角度,记录四合院的一草一木、生活场景。
在四合院文化知识竞赛和传统技艺比赛的宣传推广与周边学校、企业合作方面,也并非一帆风顺。与周边学校沟通时,有些学校担心活动会影响正常教学秩序,不太愿意组织学生参加。一位中学校长表示:“我们学校课程安排很紧凑,学生们学业压力大,抽出时间参加这个活动,怕会耽误学习进度。”
谭侨亲自去和校长沟通:“校长,这次活动其实可以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知识竞赛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传统技艺比赛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而且我们会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合理调整活动时间,尽量不影响正常教学。”
经过多次沟通,部分学校同意先组织部分学生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参与活动。
与企业合作时,一些企业对活动能否达到提升企业文化内涵的效果持怀疑态度。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说:“我们不太确定这种活动对我们企业员工能有多大的帮助,会不会只是浪费时间?”
易鑫向企业负责人详细介绍:“您看,通过让员工参与四合院文化活动,能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升文化素养。而且在团队竞赛的过程中,能培养员工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这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同时,我们还会为企业提供专属的活动纪念品,上面可以印上企业的 logo,这也是一种企业文化的宣传。”
在易鑫和谭侨的努力下,一些企业也开始组织员工报名参加活动。
随着各项工作的逐步推进,大院里的氛围开始慢慢发生变化。孩子们在四合院文化手工课上,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出一个个精美的四合院模型,他们的作品被展示在大院的文化展示区,孩子们看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居民们自编自演的戏剧也有了雏形,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排练。虽然表演还略显青涩,但每个人都充满了热情。摄影比赛中,居民们拍摄的照片展现了四合院不同的美,有的记录了清晨阳光洒在四合院的青瓦上,有的捕捉到了邻里间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
在四合院文化知识竞赛现场,来自学校的学生团队、企业员工团队和大院居民团队展开了激烈的角逐。观众抢答环节,现场气氛热烈,大家纷纷举手抢答,对四合院文化知识的热情高涨。传统技艺比赛现场,选手们展示着自己的剪纸、编织等作品,观众们认真欣赏并为喜欢的作品投票。
看着大院里这些积极的变化,易鑫和谭侨感到十分欣慰。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在举办一次大型的四合院文化展示活动时,由于参与人数众多,现场出现了短暂的混乱。一些观众为了抢答问题,过于激动,导致现场秩序有些失控。同时,展示区的部分展品也因为人流拥挤,有损坏的风险。
谭侨有些着急地对易鑫说:“易鑫,这可怎么办?这次活动影响还挺大的,出现这种情况可不好。”
易鑫迅速冷静下来,说道:“别慌,我们马上采取措施。安排工作人员加强现场秩序维护,在抢答区域设置隔离带,引导观众有序参与。对于展示区,增派人手看守,提醒观众保持安全距离。同时,通过广播向大家说明情况,让大家文明参与活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下,现场秩序很快恢复正常。活动结束后,易鑫和谭侨对这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易鑫说:“这次活动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也让我们看到了居民和各方对四合院文化活动的热情。以后类似活动,我们要提前做好更充分的准备,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更完善的应对方案。”
随着四合院文化传承活动的不断开展,大院里的家长里短也越来越围绕着这些文化活动展开。居民们在日常聊天中,不再只是谈论家长里短的琐事,更多的是交流在文化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张大妈笑着对李婶说:“你看咱们家孩子参加了那手工课,现在对四合院的了解可比我们还多呢,还经常给我们讲四合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