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爷扶了扶眼镜:“我觉得这费用应该按人头分摊,这样最公平,毕竟每个人都用了这排水管道。”
一大妈却不同意:“按人头分摊不太合理吧,有的家里人多,有的家里人少,人少的不就吃亏了?我觉得应该按房屋面积分摊。”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
易鑫听了一会儿,说道:“大家先别吵。我觉得按房屋面积分摊和按人头分摊都有一定道理。要不这样,咱们综合一下,三分之一按人头分摊,三分之二按房屋面积分摊,大家觉得怎么样?”
众人听了,思考片刻,觉得这个办法比较公平,便都同意了。
维修工人很快就来了,经过一番努力,排水管道终于疏通了,四合院又恢复了往日的整洁。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近,四合院附近要修建一条新路,部分院墙可能会被拆除。这消息一传来,四合院的居民们又炸开了锅。
一大爷忧心忡忡地说:“这院墙要是拆了,咱们院子的安全性可就降低了,晚上睡觉都不踏实。”
二大爷则担心:“拆了院墙,我们家的隐私不就暴露了?而且,重新修建院墙又得花一笔钱。”
大家都围在易鑫身边,希望他能出出主意。
易鑫说道:“大家先别着急。我明天去相关部门问问具体情况,看看能不能有其他解决方案。如果确实要拆,咱们再商量怎么重建院墙,保证大家的安全和隐私。”
第二天,易鑫来到相关部门,找到负责修路项目的负责人。
易鑫客气地说:“您好,我是附近四合院的代表。听说咱们要修新路,可能会涉及到拆除四合院的部分院墙,我想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负责人热情地接待了易鑫:“是这样的,这条新路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为了改善交通状况。四合院的院墙确实在规划范围内,但我们会尽量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易鑫问道:“那有没有可能调整一下路线,避开四合院的院墙呢?毕竟这院墙对我们来说不仅是一道墙,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而且关系到居民的安全和隐私。”
负责人面露难色:“路线调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涉及到很多方面的考量,不过我们可以再研究研究。你也知道,修路是为了整个城市的发展,希望你们能理解。”
易鑫说道:“我们理解城市发展的需要,但也希望能在保障居民利益的前提下进行。如果实在无法调整路线,能不能在拆除院墙后,由政府帮助我们重建,或者给予一定的补贴?”
负责人思考了一会儿说:“这样吧,我们先对路线进行重新评估,如果确实无法避开,关于重建院墙和补贴的事,我们会向上级汇报,争取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易鑫回到四合院,把和负责人沟通的情况告诉了大家。
一大爷听了说:“易鑫啊,辛苦你了。不管结果怎么样,你这跑一趟,我们心里也踏实点。”
二大爷也说道:“是啊,易鑫这孩子办事靠谱。咱们就等着看上面怎么说吧。”
过了几天,相关部门传来消息,由于路线调整难度较大,还是维持原计划拆除部分院墙,但会给予四合院居民一定的补贴用于重建院墙,并且在修路期间会加强周边的安保措施,保障居民的安全。
大家得知这个消息后,虽然有些无奈,但也只能接受。易鑫则开始组织大家商量重建院墙的方案。
易鑫说:“既然上面有了答复,咱们就商量一下怎么重建院墙。大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出来。”
三大爷率先发言:“我觉得重建院墙还是用原来的青砖,这样和四合院的风格比较搭。”
秦淮茹也说道:“对,而且院墙高度也不能变,不然总觉得没了安全感。”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逐渐确定了重建院墙的方案。
小主,
在重建院墙的过程中,四合院的居民们纷纷出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易鑫更是忙前忙后,不仅帮忙协调各种事务,还亲自参与劳动。
一天,傻柱一边搬着砖一边对易鑫说:“易鑫啊,多亏有你在,要是没有你,这事儿还不知道得乱成什么样呢。”
易鑫笑着说:“傻柱哥,这是咱们大家的事儿,我也是四合院的一份子,应该的。而且,看到大家齐心协力,我心里也高兴。”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院墙终于重建好了。看着崭新的院墙,四合院的居民们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然而,生活总是充满了各种小插曲。最近,四合院的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时,不小心打碎了二大爷家的一块玻璃。
二大爷心疼地看着碎玻璃:“你们这些孩子,怎么这么不小心啊?这玻璃可是我刚换没多久的。”
孩子们吓得站在一旁不敢说话。
易鑫走过来:“二大爷,孩子们也不是故意的,您别生气了。这玻璃我来赔,孩子们以后也会注意的,对吧,孩子们?”
孩子们连忙点头:“二大爷,我们以后会小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