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隋朝旧吏郑善果投奔唐朝

郑善果率领城中军民顽强抵抗,三日后,粮尽援绝,最终城池失陷,但他在战斗中表现出了坚定的意志和对隋朝的忠诚。

眼见城破,郑善果立于府衙古槐下,试图自杀殉国。只见他横剑颈侧,大声道:“臣力竭矣!”

剑锋将落,忽被亲兵夺下。李密破门而入,抚掌讥讽:道:“好个忠臣!你若真为百姓,何不降我?我许你瓦岗军师之位!”

郑善果闭目冷笑道:“休得胡言,你可斩我郑善果头颅,却斩不断荥阳郑氏百年清名!”

李密欣赏郑善果的才华和忠义,便命人将其俘虏囚于营中。后又多次劝其投降,但郑善果坚决不从,后几经辗转,郑善果终于回到隋朝阵营。

隋炀帝杨广被杀后,宇文化及篡夺大权,任命时任隋朝大理卿的郑善果为民部尚书。郑善果虽心中愤懑,却因时局动荡,不得不暂时屈从。不久,他随宇文化及前往聊城督战。战场上,郑善果身先士卒,却不幸中箭负伤,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袍。他咬牙坚持,心中却充满了对时局的无奈与对自身的谴责。

聊城陷落后,郑善果被夏王窦建德的部将王琮俘虏。王琮手持长矛,冷冷注视着他,语气中带着讥讽与责备:“你出身名门,世代为隋朝重臣,为何要为弑君的逆贼卖命?以至于拼死作战,落得如此狼狈下场!”

郑善果闻言,脸色苍白,心中羞愧难当。他低头看着自己染血的衣襟,想起父亲郑诚的忠烈事迹,不禁悲从中来,喃喃道:“我郑氏一门忠烈,今日却为逆贼所驱,实在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说罢,他猛然拔出腰间短剑,欲自尽以谢天下。

千钧一发之际,窦建德的谋臣宋正本快步上前,一把夺下他手中的剑,厉声喝道:“郑公!天下未定,岂可轻生?你若就此了断,岂非让奸佞之徒更加猖狂!”

我们讲过,宋正本出身于清河郡清河县(今河北省清河县),同样是隋末世家大族,自幼饱读诗书,博学多才,尤其精通经史典籍 。他早就听说过郑善果与自己一样满腹经纶和才华,此刻见到宋正本要自我了断,便立即起了惺惺相惜之意,出手进行阻止。

郑善果怔怔地望着宋正本,眼中泪水滚落,心中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