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李密那三十万大军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北邙山,军旗飘扬,遮天蔽日。看着如此强大的兵力,李密心中满是豪情壮志,他的目光望向南面的上春门(位于洛阳城外廓城东北角,即今塔湾村南近300米处,在唐朝被称为上东门),眼神中透着一种志在必得的神情。他想:“如今我有如此雄师,何愁东都不破?”
公元618年农历正月十九日,隋朝金紫光禄大夫段达和民部尚书韦津接到命令,率领士兵出兵抵抗李密。
我们在前文中提到过隋将段达,他在617年二月奉命阻击瓦岗军东进之时,于回洛仓被李密率军首次战败,狼狈逃回洛阳城。
段达,是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他是隋文帝杨坚的亲信,早在北周时期就担任大都督,统领亲信兵马,跟随隋文帝左右。隋文帝时期,段达曾率军平定吐谷浑之乱,因功加封开府,赐给奴婢五十人、绵绢四千段。开皇二十年(600年),段达受晋王杨广(尚未继位前册封为晋王)之命,私下贿赂东宫官吏姬威,密报太子杨勇的过失,导致杨勇被废黜太子之位。
小主,
段达后来与元文等拥立越王杨侗为帝,后出卖元文都等,协助王世充夺取帝位,成为王世充的司徒。此事我们下章将会讲到,暂且不提。
段达的一生复杂多变,被后世评价为见风使舵之人,既有平定叛乱的一面,也有出卖盟友的一面。
韦津在隋朝担任民部尚书等职,他在隋炀帝时期被委以重任,负责东都洛阳的留守事务。在李密围攻东都洛阳时,韦津奉命率军抵抗,此时还能忠心为腐败的隋朝卖命,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忠诚
段达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那黑压压的一片敌军,他的脸都吓白了。他的手微微颤抖着,对身边的韦津说道:“韦尚书,你看李密的兵如此之多,气势如此之盛,我们恐怕难以抵挡啊。”
韦津皱着眉头说:“段大夫,我们身为朝廷官员,此时怎能退缩?只能拼死一战了。”
在韦津的催促下,无奈之下,吃过一次败仗的段达只得硬着头皮跟着韦津走下城楼,他们点齐兵马,打开城门,率领着士兵出城迎敌。
当两军靠近时,段达看到李密的军队整齐有序,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心中的恐惧更深了。他的双腿忍不住发软,旁边的士兵看到主将如此,军心也开始动摇。
而李密看到东都的军队出城,未等对方排兵布阵,立刻抓住战机。他大喊一声:“瓦岗军的兄弟们,冲啊!勇者重赏!”
他的士兵们龙腾虎跃,竞相冲向隋军。段达看到李密的军队如此勇猛,心中的恐惧终于战胜了他的理智,他拨转马头就往回跑,一边跑还一边喊:“快跑啊,敌军太强大了!”
他的士兵们看到主将逃跑,顿时阵脚大乱。李密怎会放过这个机会,他放纵士兵追击。李密的士兵们像一群饥饿的猛兽,冲入东都的军队之中。
隋军将士们看到主将段达为战先逃,顿时大乱。士兵们开始四处奔逃,原本整齐的军阵瞬间溃败成一窝乱蜂,互相踩踏,很多人都被踩死或者淹死在护城河里。
在这混乱之中,主将韦津试图力挽狂澜,他奋力拼杀,但是在这已经完全失控的局面下,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他就像狂风巨浪中的一叶扁舟,最终被无情吞噬,被李密的士兵斩杀。
段达见李密军势盛大,畏惧先退,直接导致隋军溃败,主将韦津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