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冯慈明命丧翟让之手,李密怒杀季珣

李密听后很生气,就把他囚禁了起来。

在被俘期间,身陷囹圄的冯慈明并没有放弃希望与抵抗。尽管身处敌营,但他凭借着自己过人的智慧和勇气,暗地里精心谋划着如何将重要情报传递出去。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冯慈明终于找到了机会。他偷偷地撰写了一封言辞恳切、条理清晰的奏表章,详细地向远在江都的朝廷汇报了当前敌军的兵力部署、战略意图以及自身所掌握的其他关键信息。同时,他也不忘向东都寄去一封信函,深入剖析贼军的整体形势,提出了一系列应对之策。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负责看守冯慈明的席务本竟然被他的说辞打动。或许是出于对正义的向往,亦或是受到冯慈明义薄云天之气概的感染,席务本最终决定帮助冯慈明逃离这充满危机的地方。于是,冯慈明在席务本的帮助下,趁着夜色的掩护,小心翼翼地避开了巡逻的士兵,历经危险逃出囚牢。

不过,他们的行动终究还是没能逃过李密的眼线。很快,李密便知晓了冯慈明的所作所为。但出人意料的是,李密非但没有因为冯慈明的反抗而动怒,反而对他这种忠于朝廷、毫不畏惧的精神深感钦佩。在权衡利弊之后,李密释放了冯慈明。

得到自由后的冯慈明满心欢喜地朝着营地门口走去,以为就此可以摆脱这段噩梦般的经历。可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就在他即将踏出营地大门的那一刻,一道寒光闪过,紧接着便是一阵剧痛袭来。原来,翟让早已带人埋伏在此处,趁其不备痛下杀手。可怜的冯慈明就这样倒在了血泊之中,结束了他短暂而又波澜壮阔的一生。

冯慈明的忠诚和牺牲感动了天地,后被隋炀帝赠封为银青光禄大夫,柱国、户部尚书、昌黎郡公,谥号壮武。唐初,唐高祖感其忠烈,追赠吏部尚书。

李密能够释放冯慈明,还有另一个原因,因为不久前,他还杀掉了隋朝的一位忠臣,事后也是耿耿于怀。

在李密捕获冯慈明之前,李密在617年三月攻打洛口的时候,因为自己兵力寡弱,派人去招降季珣。

季珣,京兆人。在隋朝末年,他担任箕山府郎将,负责守卫箕山府。箕山府在隋朝时期是一个重要的行政区划,其具体位置在历史文献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有观点认为箕山府可能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淇县。

当李密率领如乌云压境般的大军,气势汹汹的攻打洛口之时,季珣率领着为数寥寥的数百士兵,大义凛然的坚守着城池。那城墙在风中沉默着,宛如一个忠诚的守护者,而城内的士兵们个个眼神中透着坚定,毫无投降之意。

李密站在城外,望着那紧闭的城门,心中满是不屑,他觉得这小小一座城池,很快就会成为他的囊中之物。于是,他派人前去传达自己的意思,让城中的季珣投降。

季珣站在城楼上,听闻劝降之词,脸上满是不屑与愤怒。他对着使者大骂道:“尔等这群乱臣贼子,李密更是不忠不义之徒。我季珣生为天子臣,岂能与你们同流合污?速去告诉你家主子,我宁死不降!”

使者灰溜溜地回去复命。李密一听,顿时大怒,脸上肌肉抽搐,咬牙切齿地说道:“这个不知死活的东西,竟敢如此对我,那我定要踏平此城,看他嘴硬到几时!”

说罢,便派兵开始攻打城池。

然而,那些士兵如恶虎扑食般冲向城墙时,却发现这城池防守极为坚固。季珣在城内指挥若定,士兵们也拼死抵抗,一次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悠悠书盟小说网

当时,李密那几十万的雄师如同潮水一般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季珣和他的数百士兵就像被困在孤岛上的勇士,四面楚歌。可是,季珣的心中没有丝毫畏惧,他望着城外那层层叠叠的敌军,心中暗暗发誓:“我季珣生是天子之臣,死是天子的鬼,定要与这城池共存亡,绝不能让贼人得逞。哪怕战至最后一人,我也要让这群逆贼知道,忠诚是不可侵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