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许云苓都特别的忙,忙着来返酉阳去找合适的地方开铺子,忙着比对所有原材料的价格,忙着采购工具,落实一些细节。
哦,还要雇两个人,其中一个最好是住在城里的,这样每日早上她们就不用那么赶了,虽然坐骡车过去也就没到半炷香的时间,但早上有人先她们一步到铺子里,做点准备也是好的。
覃婶推荐了一人,那人是另一个家属院——芙蓉巷里的一个嫂子,姓林,家里有四个孩子,之前在城里租了房子,专门帮人洗衣服或者绣点帕子的。
但最近都没什么活儿,就一直赋闲在家,覃婶认识她多年,也有意帮扶,许云苓见她手脚还算利落,又是覃婶推荐的,便同意了。
还有一个人选,她想了想,决定雇佣隔壁邻居赵家嫂子。
同她说的时候,赵嫂子明显一愣,没有立即答应,面无表情地说回去考虑一下。
覃婶当时就有些不高兴了,这人什么态度啊?搞得她们好像上赶着求她一样。
许云苓随她,反正自己释放出了善意,她若不接受,自己也不强求。
待所有事情都料理清楚后,都已经是十天后了。
铺子定在了东街的一个十字路口,对面还种有一棵大大的海棠花树,听附近的街坊四邻说,春天的时候花开得可美了。
因为比较大,后面还有个小仓库可以放东西,整个空间宽敞又通风,所处的位置也好,人流量也大,所以每月租金就要一两银子。
对于这个铺子,她们三人或多或少都各自出了一点钱,许云苓出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是覃婶和荷花,所以三人都是这铺子的老板。
三人特意抽出一天时间搞好了卫生,又简单添置了些桌椅板凳还有各种工具,九月末,她们三人的食铺就这么正式开张了。
名字是三人研究了一下午取出来的,就叫百味食铺。
开业那天,斜对面的街角,左手一份糕点,右手一份粉饺,正在远处观察,和手下的几个弟兄大快朵颐的一个高瘦汉子,看着那铺子上的匾额不由得嘴角抽了抽。
这名字起得也太不上档次了吧?小气吧啦的,那人的娘子,怎么也得起个阁啊坊啊斋啊什么的,怎么起这么个普通的名字?一点涵养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