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爱卿,朕问你,你是想要在朝堂或地方为官,施政为民,造福一方百姓。还是想要在军中任职,统兵作战,为大汉开疆拓土?”
范仲淹闻言,微微一怔,显然没想到刘禅会突然抛出这样的问题。
他稍作思索后,神色庄重,拱手说道:“陛下,臣虽也懂些兵事,但心中一直期望能将所学用于民生政务,臣以为,国家之根基在于地方、在于百姓,若能管理好一方之地,让百姓安居乐业,也是为大汉稳固根基,所以,臣请愿在地方为官。”
刘禅听闻,满意点点头,范仲淹如此回答,正合他意。
“范爱卿既有此志向,那朕便成全你,你也知晓,李严一案后,益州刺史之位一直空缺,益州乃我大汉根基之地,人口众多,土地辽阔,朕思来想去,觉得范爱卿能胜任此职……”
“听旨,朕任命你为益州刺史,望你不负朕望,用心治理益州。”
刘禅今能如此轻松的任命一州刺史之职,全因诸葛亮将人事任命权尽皆交还给了刘禅。
这么多年过来,诸葛亮早已放心了,这位陛下不会瞎搞,所有任命的文臣武将,皆是有大才之人。
若是没有合适的,陛下宁愿空缺着,也不轻易任命,比如这益州刺史之位,便已空缺了半年之久。
……
范仲淹一听,瞪大了眼睛,满是难以置信。
原本以为凭借此次政绩,能去一郡之地担任个郡丞便已到顶。
却万万没料到,陛下如此看好自己,直接将自己从一个小小县令连升六级,一跃成为掌控一州政务民生的刺史。
范仲淹激动得声音颤抖,连忙跪地叩首:“陛下如此信任臣,委以如此重任,臣定当肝脑涂地,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今臣资历尚浅,往后还望陛下多多教诲。”
刘禅上前一步,亲手将范仲淹扶起:“不必自谦,在槐里县,你推行的荒政三策,足以证明你有治理一州的能力,若将来施政上遇到什么难处,可向朕禀报。”
范仲淹眼眶泛红,重重点头:“臣定竭尽全力,为陛下治理益州!”
还是那句话: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