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大汉朝近乎以一己之力就平定了黄巾之乱的大功臣竟然在进入洛阳城第一天就被害死!

将来还有谁人敢为朝廷卖命?

而如今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也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却出了这样骇人听闻的事情,天下士子会不寒心?

坐在龙椅上的刘宏似乎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于是看着张让等人的目光更加的不满。

但殿下的陈皓去意已决。

“陛下,微臣只是不想再有这种事情在发生,不管背后的宵小之辈是嫉妒也好,还是有心祸乱大汉朝廷也罢,微臣征战沙场累了,不希望在这洛阳城内更累,所以微臣要辞官!”

陈皓的话言辞灼灼。

而坐在殿上的刘宏似乎一时半会也找不到什么理由来反对陈皓辞官的理由。

顿时,陈皓这一举动迎来了殿上所有人的同情。

一开始的时候众人只当做陈皓此事是士人与官宦集团的冲突。

而陈皓不过就是冲突矛盾的中心点而已。

所以一切都会集中在陈皓身上突然爆发。

但现在,陈皓这一招辞官让众人看到了陈皓不过就是一个十八岁的青年而已。

而且还是一个一心为国在沙场之上报国而回的青年。

这个满腔热血还有报国之志的青年却在进入咸阳之后的第一天便遭遇了这种不公平还有极为龌龊的手段。

这会不会让天下士子寒心?

答案是肯定会的!

于是意识到了这种事情的张让还有赵忠顿时急了。

这事儿如果传扬出去,他们见将成为天下人眼中迫害忠良的恶人啊!

尽管刺杀陈皓的事情真的不是他们做的,但他们同样要背负着这个恶名。

而他们之所以能没有收到任何惩罚,则是汉灵帝的回护。

站在刘宏身边的张让等人急了。

但就算是火烧眉毛了,他们也是依然一点办法都没有。

几人就眼睁睁的看着陈皓卸下了官印朝着殿外走去。

直到陈皓的身影消失在了大殿之后,所有人才意识到大局已定。

这一局看似是张让等人赢了。

因为陈皓辞官了。

年仅十八岁就做到了虎贲中郎将的陈皓辞官了,他们的目的看似达到了。

但同时,他们也输了。

因为从今往后,他们的罪状当中将再添一条恶行。

迫害国之英才,暗杀大汉忠良。

这两顶硕大的帽子扣在了一张让为首的中常侍等人头顶。

在陈氏和荀氏有意无意的宣传之下,陈皓因为不忍迫害当庭辞官的事情很快便在洛阳城内传播了开来。

也就是在陈皓辞官之后的第二天,洛阳城内数万名的士子团结起来在太学附近席地而坐请万民书要求查办迫害大汉忠良的中常侍张让等人。

虽然这一举动是在陈氏还有荀氏有意的情况之下联络学子干的,但有很多人绝对是发自内心的同情陈皓….而汉灵帝刘宏也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接连派人去请陈皓官复原职,但都被陈皓请辞了。

陈皓的回答依旧是如同那日在朝堂之上一样。

顿时中常侍张让还有赵忠以及蹇硕等人都陷入了困局当中。

中常侍张让以及赵忠还有蹇硕三人极为被刘宏信任。

每人都加封了列侯之位食邑千户。

但因此事,刘宏为了熄众怒只得将张让还有赵忠等人的列侯之位割除,降为了和陈皓一样的关内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