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8 圣意高远

圣人闻听此言,神情稍微一缓,转又沉声说道:“大内恩之者,尚有惠妃。此子言于大将军却无进言惠妃,厚薄有差,需转告之。”

高力士连忙颔首应是,心里却泛起了狐疑。圣人心腹深沉,就连他都常常会错心意,这会儿也实在搞不懂为何突然言及惠妃,计较区区一个小子进计报答是否公平。

圣人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抬手指了指案上的奏章对高力士说道:“孟温礼就事河南尹后,再检点府中录事周良前所进言文书,见其屡屡陈言洛南水事田事,不敢隐匿、整合上奏。

朕今阅览才知洛阳诸边农事颇废、实在心痛悯人,非此忠良、朕竟不知。着孟温礼严加审核、有过则纠,周良赐以秘器荣葬之。大将军且将事付门下,即刻执行!”

高力士连忙作拜应是,两手接过宦者转交的奏章然后便退出殿堂。

待到高力士退出,圣人又抬手说道:“日前门下是否进呈张氏谢表?收在何处?取来一观。”

宫人匆匆往收存文书的房间而去,搜找了好一会儿才将谢表找出进奉。

张均耗尽心力写成的谢表,圣人根本就懒得看便丢在了一边,这会儿因高力士讲起张氏子才又想起此节,这会儿将谢表略作翻看。

见连篇累牍都是讲述张均的教养之功,圣人便不由得微笑道:“此必张均手笔,得其父皮、辞藻浓艳,却失其父体、大欠气象,虽工无才,可惜可惜。”

嘴里说着对张均的批评之词,圣人却皱起眉头沉思起来,他又从案头拿出一份奏书,是中书侍郎李元纮奏请将中书舍人张九龄改任太常少卿。

此奏书已经留中多日,圣人还没有批复,这会儿一手拿着张均给其子代拟的谢表,一手拿着李元纮的奏书,思忖了一会儿之后才将李元纮奏书批准。

可是旋即圣人又提起笔来拟了一份以张均出任中书舍人的令书,但在写完之后却并没有直接发下,而是用漆封起,交代内侍道:“将此收存,半年后再进。”

当下直接把张均任命为中书舍人太刻意,而再过半年还需不需要这一任命,圣人也不确定,只是书记备忘、届时再作参考。

高力士离开亿岁殿之后,一边往门下省而去,一边在心里思索,他见圣人案事众多却专将此事着他送于门下,想必是借此传达什么心意。

孟温礼所进奏章是由他呈送御案,当时他没有太过在意,现在再仔细回想其内容,大意是讲前录事周良所奏洛南侵田霸水事宜。看样子圣人是打算以此为契机,整顿一下洛阳周边类似的现象。

此番封禅朝廷用度颇巨,以至于如今府库空竭,圣驾驻留洛阳、不便西归,这自然让圣人心情颇为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