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几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在京城大变样。
原来因为战争破败或者倒塌的房屋,确实找不到房主的,都由政府出钱统一进行了修缮。
修缮好的房屋先用来安顿工作人员和家属,毕竟大家闹革命,不能闹到最后连一个家都没有。
那些因为战争外出逃难的京城人也陆陆续续的回到了京城。
这几年京城最紧缺的就是木匠和泥瓦匠,这也是老黄这几年劲头十足,那些孤儿们也愿意学习木匠手艺的原因。
只要有手艺,根本不愁找活干,整个城市大建设,哪里都需要人。
拓宽马路,修整排水,清理垃圾,规划市场。
拆迁修缮破旧房屋,又在空地上新建房屋安置政府工作人员家属和无家可归的人。
城内建设用地不够用就向城外扩展,围着城墙新建了很多居住的房屋。
原来就有几百万人生活的京城,现在几年时间又增加了将近百万人口。
为了让这些人有地方住,有工作干,政府根据建设需要在城外修建了好几个万人大工厂。
钢铁厂建在石景山,纺织厂建在通县,机械厂建在房山大兴,食品厂建在南城门外。
这样的一些万人大厂的建立总算是给城内的人口压力做了一些分流缓解。
城内留下教育,医疗,文化等产业,这样一来人们就根据行业进行了划片区,生活上相互不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