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尚书原本计划在家里休息一段时间后,便踏上探险碧波崖的旅程。
然而师父突然修行入门,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他看到了修行的可能性,于是暂时搁置了出行计划。
黄尚书回想起自己宿慧记忆中那些关于修行的杂乱信息,特别是那条似乎根深蒂固的观念。
修行必须在年轻时开始,上年纪了就不可能成功。
但是师父的成功却像一束光,穿透了修行迷雾的这层屏障,让他重新看到了希望。
现在仔细想来他记得父亲跟母亲都曾经尝试过修行,但是都以失败告终,那时他们总是急于求成,缺乏耐心和恒心。
每次修行都像是在完成自己给他们布置的任务,而非真心想要,他们对道的理解几乎没有,对修行毫无概念。
现在黄尚书开始深入思考,为什么师父能够成功,而他们却失败了,这可能就是原因。
他仔细回想师父修行的每一个细节,师父在修行时总是心平气和,不急不躁,仿佛外界的一切都无法打扰到他。
而且师父非常注重呼吸和意念的配合,通过调整呼吸和意念来引导气血运行,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当了一辈子大夫的师父,对于五行和阴阳都有自己的见解,对于道也有自己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