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三国的整合之路

林羽从齐国凯旋而归,盛大入城仪式的欢呼与庆贺声还在耳边回荡,他却已迅速投身于三国整合的宏大事业之中。他心里清楚,齐国的归附不过是统一天下漫漫长路里的一个重要站点,如何将秦国、赵国和齐国深度融合,让三国百姓同心同德,才是横亘在眼前的巨大挑战,如同攀爬一座高耸入云且荆棘密布的山峰。

清晨,金色的第一缕阳光轻柔地洒落在盛乾国巍峨壮观的宫殿之上,林羽早早便端坐在书房里,面前堆积如山的是秦国、赵国、齐国的典籍、人口户籍资料以及税赋账目。他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专注,一页页仔细地翻阅着,试图从这些繁杂琐碎的资料里梳理出三国整合的最优路径。这时,苏云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书房,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后说道:“陛下,臣已将三国各方面情况详细整理成册,您过目看看,还有哪些需要补充完善之处。”

林羽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苏先生,这三国国情大不相同,齐国商业兴旺发达,可军制却松散无序;赵国崇尚武力,军事力量强大,但民生却疲惫不堪;秦国律法严苛,不过在农耕方面有着独特的技术和经验。我们要整合三国,必须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苏云微微点头表示赞同:“陛下所言极是,依臣之见,可先从律法和民生这两个关键方面入手。”

于是,一场意义重大的三国整合大讨论在朝堂之上热烈展开。林羽召集了从三国精心选拔上来的能臣干吏,众人团团围坐,气氛热烈得如同燃烧的火焰。一位来自齐国的官员站起身来,脸上带着几分急切,挥舞着手臂说道:“陛下,齐国商业之所以发达,依靠的是宽松自由的营商环境,若是统一律法,还恳请能保留这一优良传统,让商人能够自由地进行交易。”

林羽微微颔首,目光如炬,转向一位赵国官员:“赵卿,你来自尚武之地,对于军制整合,你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赵国官员抱拳行礼,神情严肃地说道:“陛下,赵国军队之所以善战,大多是因为士兵们从小就接受系统的军事训练,而且军中奖惩分明。在整合军制之时,可借鉴这一点,全面提升全军的战斗力。”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林羽全神贯注地倾听着,不时提出自己的深刻见解。经过连续几天的激烈商议,一套初步的整合方案渐渐有了雏形。

在律法整合的关键环节,林羽决定以秦国律法为根基,同时汲取齐国和赵国律法中的合理部分。他亲自参与律法的修订工作,力求做到公正严明且不失人情。然而,新律法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

秦国旧贵族们得知律法要调整,顿时炸开了锅,他们在私底下频繁聚会,商议如何抵制。

“这新律法一改,咱们的特权可就没了,这怎么行!”一位秦国旧贵族满脸怒容,拍着桌子说道。

“就是,咱们得想办法让陛下收回成命。”另一位也附和道。

林羽得知此事后,专门召集秦国旧贵族,耐心地解释道:“诸位,我理解你们的担忧,但整合三国律法,是为了让整个国家更加公平公正,长治久安。新律法不会随意损害你们的合法权益,相反,在一个稳定有序的国家里,你们的家族产业才能更好地发展。”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秦国旧贵族们的态度逐渐缓和。

而齐、赵两国的商人、百姓对新律法也有着不同的反应。齐国的商人们担心新律法会限制他们的商业活动,纷纷聚集起来向官府请愿。

林羽得知后,派遣官员向他们详细解释新律法中对商业保护的条款,承诺会继续保障他们的营商自由。

赵国的百姓则对新律法中一些关于徭役的规定心存疑虑,害怕自己的负担会加重。林羽再次派出官员,深入赵国各地,挨家挨户地讲解新律法的好处,承诺会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徭役。在林羽的努力下,新律法逐渐被三国百姓所接受。

在民生方面,林羽针对赵国民生疲惫的状况,加大了对赵国农业的扶持力度。他调配秦国和齐国的农业专家,组成一支专业的帮扶队伍,前往赵国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还拨出大量专款修缮赵国的水利设施。

赵国的农田里,百姓们看着新修的水渠,清澈的水流潺潺流淌其中,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希望的笑容。一位赵国老农激动地说:“陛下真是咱们的大恩人呐,有了这水渠,今年的庄稼肯定能大丰收!”

为了促进三国文化融合,林羽设立了“文化交流馆”,鼓励三国的文人墨客、学者齐聚一堂,交流思想、分享文化。一时间,文化交流馆里热闹非凡,有人在激情澎湃地讲述齐国的商业传奇,有人在认真细致地传授赵国的剑术技巧,还有人在深入透彻地解读秦国的律法智慧。但不同文化的碰撞也引发了一些矛盾。

“你们秦国的律法太过严苛,完全不顾及人情!”一位齐国学者皱着眉头说道。

小主,

“那是因为你们不懂律法的威严,没有严苛的律法,如何维持国家的秩序?”秦国的一位律法学者立刻反驳道。

林羽得知此事后,亲自来到文化交流馆,说道:“诸位,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我们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秦国律法虽严,但保障了国家的稳定;齐国商业文化自由,促进了经济的繁荣;赵国尚武文化坚韧,铸就了强大的军事力量。我们要取其精华,共同为国家的统一和繁荣贡献力量。”在林羽的调解下,大家逐渐放下成见,开始相互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