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书瑞诧异道:“这么快?”
“总分就是将两轮考试的成绩加起来,最后择优录取,你以为有多费时间呢。”于琮笑着说道。
第二天,段书瑞跟着大队伍去宣政门看成绩。
看到自己名列榜首,他这才松了一口气。他又仔细地看了一遍成绩,发现第二名和自己只有一分之差。排在第二名的考生名为“邓光”,如果没记错的话,此人应该是高明哲的爱徒吧。
从宣政门出来后,段书瑞直接回到翰林院,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于琮。
“对于这个结果,我一点都不意外。”于琮坦然说道,“这是靠你自己堂堂正正争取来的。”
段书瑞听到这话,心中一阵温暖。在这个科举舞弊、门阀猖獗的时代,毕竟还是有人相信他,也有人愿意真心待他。即使他只是一个寒门士子,没有显赫的出身,也没有势力庞大的亲家,只要抓住一线希望,便有逆风翻盘的机会。
他在秘书省工作的这段时间,陆陆续续看到不少资料。随着经手的资料增多,他愈发察觉当年的事件不是偶然。纵使一个人权势滔天,也不能公然将手伸到科举考场上吧?唯一靠谱的解释,就是那一场考试从头到尾都有问题!
想到自己被考官无情打压,足足等够四年才能入仕,他的心里仍充斥着怨恨。入职大理寺后,经手的卷轴就更多了,他希望届时能查到一些蛛丝马迹。
大理寺传来消息,让他于两周后报到。
段书瑞的阶段性目标完成了一个,眼下横亘在他面前的是另一个难题:应不应该买宅子呢?
他现在住的宅子在崇义坊,离皇城说近不近,说远不远。购置宅子毕竟是一笔大的开销,因此他至今还没拿定主意。
一个人在家闷头苦想没什么意思,段书瑞决定在明月楼设宴款待几位关系要好的朋友,让他们帮自己出出主意。
“段兄,没想到这么快就吃到你的恭贺宴了!”崔景信来得比谁都早,一进包厢就往他身边靠。段书瑞在心里腹诽:“这家伙,圣人做东的赏荷宴都敢晚来,轮到我请客倒是挺积极的。”
段书瑞挑眉说道:“这可不仅仅是恭贺宴啊,没准还是乔迁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