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落籍

春耕,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时间。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位健妇唱道,她来给自家男人送饭。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正在挥舞锄头的男人应和着,脸上满是笑容。

“帝力于我何有哉!”龙凤胎的小女孩向前跑,小男孩抓着狗尾草,一边接着追妹妹,一边笑嘻嘻地接道。

孩子的母亲乐呵呵地道,“你看咱家娃多聪明,这儿歌都学会了,别家还不会唱嘞。”

“好啊,我老陈家的种,能不聪明吗?哈哈哈。”

“切,都是你陈家的功劳了,行了吧。”女人放下毛巾,不再给糙汉子擦拭汗水,她气呼呼的转身。

“别呀我的妻,我开玩笑呢,妻?”

女人不回头,看孩子去了,摆摆手道:“赶紧吃饭吧,下午还要忙嘞。”

“哈哈,好。”男人把锄头扔在一旁,蹲在地头吃起了饭,今天的菜系是粟米饼和葵菜羹。

男人突然傻乐两声,他看着田间地头,深切地感觉到了时代的变化,“新君,好像真的不太一样。”

糙汉子没有感慨太多,他也没什么文化,只是身体本能告诉他,这两年更好过了。

家里的顶梁柱不再多想,他看了看头顶的太阳,三下五除二地解决饭菜,稍后躺一会儿,下午还要抓紧时间干活。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诗句时间不对,但有时候咱们求“意”,不求“形”,我感觉是能用的)

咸阳,仿佛是上天在眷顾秦朝,卡着春耕这个时间点,匠术爵禄制发挥初步效果了,赵地一位寒门农家士子,在皇帝那只言片语的引导,研究出了:曲辕犁。

“哈哈哈哈,你立了大功啊!”胡亥亲自接见了这个天才,他其实是个30岁的男人,皮肤很粗糙,主业是当地县里的高级吏员,手里管了七八号人,业余喜欢读点农家的书籍。

面对皇帝毫不掩饰的热情和欣喜,这位秦帝国的基层吏员显得手足无措,他紧张的搓着手,只能不断地点头,表达自己的恭敬。

“陛下,治粟内史派人试过了,果真不同,祥瑞现世,圣上有德啊!”离栾脸色激动的说道,仿佛发明这玩意儿的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