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谁?”
有那不认识于玲的就问了一嘴。
“老于她侄女。”
“侄女?不说她侄女彪呼呼的吗?”
“哎呀,你这话可不好说啊。
人老于说那是她自己的事儿,你看人彪呼呼的,你不看看人家找那婆家,老头子买车起大棚,一天得挣多少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人,命还怪好呢!
“她说婆家说哪里的?”
“她就说在那个哪,县城北面的哪个村。”
“张家村?”
“哎,对,就在那。”
于玲骑着车到了家门口,跟人也不认识,点点头打个招呼的就进了家门,不知道这波人还在那蛐蛐自己呢。
“你这哪来了?”
“我想你了呗。”
呸,她才不信呢!
大姑乐呵呵的扶着苗苗下了车。“姑姥姥,你看我的小裙子。”
“好看,真好看。新做的?”
小黄花的人造棉,别说,还挺好看。这布估计是玲儿挑的,她这眼光行。
“可不是,新买的布做的。”
“姑姥姥,我都上学了,我今儿请假来的,你高兴不?”苗苗搂着大姑的脖子贴着她,那软乎乎的劲儿,招人稀罕呢!
“高兴怎能不高兴?”
这会儿做饭还早,大姑也不想再出去了,就在家里头娘两个说说家常话。
门口一圈人正在说于玲婆家。
“婶子,你说的那个人我知道。”
年轻轻的进了监狱,这十里八村第五有几个,但是张家村那几年就一个。
“哎,你能知道,嫩岁数都差不多,半大班的,可能是同学。”
“真叫你说着了,那就俺同学。不过我跟他不是一个班的。”
原来那人说的媳妇就是他啊。
“老话说莫欺少年穷,你看人家,真闯路,听老于说,这一两年的功夫,又买车又盖棚的,真能抓钱了。”
石头那人长得好看,脾气还好,又爷们,现在还能挣钱。
这日子谁不羡慕?
她就羡慕。
不光羡慕,心里头还有种说不出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