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吃苦的,反正不能亏着她自己,这会儿也好了,嫩俩也大了,为人父母了,干点实在的。”
大姑夫虽然唠里唠叨的,说话东一下西一句的,但是这话都是老父母才会跟子女说的话,这一点,石头没什么好怪的。
自己之前确实犯了错,导致老婆孩子奶奶一家子跟着生气上火,担惊受怕的,这没什么好说的,自己都改了,以后一定好好干。
他知道,以前的事,很多亲戚都看不上自己,也看不起自己。
更看不起自己娶回来的傻媳妇。
他不怕别人看不起,只要自己立得起来,就没人会看不起。
这世道不是以前了,现在这社会,笑贫不笑娼的年代,只要有钱,那就是能耐人,谁家都会扒着。
“我听你姑说,玲儿跟你奶卖菜,卖到县城去了,开个店,稳稳当当的,挺好。”
老姑夫掏心掏肺的:“我跟你说,这个卖菜,本小利大,你别看不上这一斤块八毛的,能挣着钱,就我们村,你看看这两年多了多少大棚。
就前头那家,起了两个棚了,今年还要上高温棚。”
石头喝了口水,继续听姑父说话。
“一天天的都说不挣钱不挣钱 ,我和你说,这会儿农村干什么都挣钱。你就是不出去打工,就在家起个棚,养个鸡养个猪,也能挣钱。”
他看着石头,“你知道屯子前面那家,就在门口那地方圈了地养猪,今年一年,至少进了这个数。”
他伸手比划了一下,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比了比。
石头惊讶了,“这么多?不能吧?”
“怎么不能?你不知道今年猪肉涨价了,这都给他算少了。”
大姑插了一嘴,“今年养猪的确实不少挣,这个数这是人家给他算的,具体挣多少人家也没出来说,咱也不知道。”
大姑端着馒头面鱼放在桌上。
“就屯子里人给他算的,按秋天那阵儿的价给他算的,一头猪按一百五十斤算的,他养了个老母猪,还卖猪崽子。”
“不过他家这阵儿养猪都吃饲料,猪出栏的时候,看着那黑猪,那肥膘,怎么算都不能止一百五十斤。
有那好事儿的,特意给他扒着收拾头数了,不止挣那个数。”
大姑拿着馒头加菜吃饭,大姑夫边吃边说:“那么些?绝对不止那点钱。这么说吧,光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