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宗幸免于难,最终逃出生天,老夫以为,有三种可能。”
“第一,他毕竟是皇帝,就算身在军中,穿得也和大多数人不一样!”
“面对当朝天子,杨俊麾下的士兵,没人敢动手!”
“毕竟,自古以来,杀皇帝的,都没什么好结果......”
“就算许诺十万两白银,一旦事后翻脸,被推出去顶罪,这钱也是有命挣,没命花。”
“第二种猜想,英宗见势不妙,自己躲起来了。”
“第三种,也是最有可能的.....”
“乱军之中,英宗和身边亲信互换了衣服,躲过了一劫。”
“至于为什么叛军不管不顾,连随军的文官大臣一起杀,就更好解释了!”
“杨洪身为总兵,或许认识朝中的文武群臣,但他派来的士兵们,可不知道谁是谁。”
“总不能出发之前,一人拿着本画像,冲进英宗大营时,挨个认脸,防止杀错了吧?”
“干脆,不分青红皂白,挥起大刀,只顾排头砍将过去,把在场的文官武将一勺烩了,一了百了。”
“客观上,这给后面于谦扶立景泰帝,扫除绊脚石,上位夺权,提供了有利条件。”
“毕竟,侍郎尚书的死了一堆,朝廷里面,除了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尚书胡濙等几个有数的老家伙,很少有比他资历更高的了!”
“之前兵部尚书邝埜一死,左侍郎升任尚书,也是名正言顺的!”
更何况,土木堡的事一出,没过多久,身为宣府总兵的杨洪,居然擅离职守,跑到京城去了。
虽然,传言称他和兵部的于谦、吏部尚书王直,是姻亲关系,此事未必坐实。
但难保这些人之间,私下有别的交情。
从京城到宣府、大同一带,拢共没有多远......
于谦身为兵部左侍郎,坐镇京城,不给皇帝提供粮草,导致大军断粮,于情于理,都圆不过去!
仅凭这一条,外面兵变的事,谁敢保证他毫不知情?
如果情况属实,那么性质就变了。
跑来朝贡的也先,以及遭人暗算的朱祁镇,几百年来,背了好大一口黑锅。
千古奇冤,难以昭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