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制导顾名思义,就是采用两种不同的制导方式。
在后世采用这种方式的导弹有很多。
就比如M帝的“哨兵”,就是采用的是惯性制导+GPS制导。
惯性制导就是用导弹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等设备,在一路上测量导弹的运动状态、姿势、速度以及大致轨迹飞行,这种制导方式自主性比较强,不依赖于外部,这也就意味着抗干扰的能力比其它制导方式要优秀。
GPS制导则是可以提供精确的位置,这样一来就能大大提高导弹的命中几率,使导弹不偏离目标位置。
除了惯性制导+GPS制导模式外。
在后世,惯性制导+主动雷达制导的模式也很常见,这种模式主要用在反舰导弹上。
在前中期主要依靠惯性制导,用惯性制导保持导弹朝大致目标方向飞行,等到飞行末端,主动雷达制导才会启动,在海面上用雷达搜索目标,然后在进行打击。
还有几种采用的是惯性制导 + 地形匹配制导、惯性制导 + 星光制导、惯性制导 + 红外制导、惯性制导 + 电视制导,以及惯性制导 + 指令制导的模式。
每种双重制导模式侧重点也不同,也有自己的倾向。
像是惯性制导 + 红外制导,就常用于空空导弹和地空导弹,惯性制导 + 电视制导则是空地导弹以及反坦克导弹。
之所以会有不同的倾向,也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就拿空空导弹来说。
它的打击目标,都是具有高机动性以及高速度的空中目标,这些目标的发动机都会产生红外辐射,这样一来利用红外制导就能起到一个很好的踪效果。
再者红外制导抗干扰性能很强,这样一来就算敌人使用带电子干扰的设备,红外制导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不受干扰。
而后世之所以都开始使用双重制导,甚至是多重制导,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能取长补短。
提高导弹的命中率,抗干扰性等等。
李枭提前拿出来,也是想引导一下未来的发展方向,毕竟这些都是经过后世验证过的。
不过他透露的大多都是2000年代以前的技术。
像是后世现代技术,对于这几个年代来说不能说是科幻,但也差不多,很多技术在这个年代听起来都很梦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