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枭你这是买的煤块?怎么买煤块啊?这可不好烧。”,看到跟在李枭身后拉煤的两人,闫埠贵有些疑惑道。
李枭笑着道:“那我屋子不是换了一个新炉子吗?还装了暖气片,烧那种煤暖和不起来。”。
闻言,闫埠贵一下子来了兴趣:“暖气片那可是洋玩意啊!我记得原来只有一些大人物用得起,小枭你快给我唠唠,真有那么暖和?”。
“那当然了,安装暖气可比蜂窝煤炉子暖和的多,一会我把火升起来,闫老师可以过来看看。”。
“那敢情好啊,我也去长长见识。”,闫埠贵也是笑着道。
和闫埠贵聊了两句,李枭就招呼人去了院内。
放煤的地方李枭已经整理了出来,没一会两位三轮师傅就卸完了货,一人付了他们三毛钱。
李枭就进了屋子。
王芳回来的早,早就做完了饭,猪肉炖粉条再加上大饼,这么一泡,味道叫一个绝。
要真说起来,这年代的炖菜和后世他经常吃的味道还真不一样,主要是这个年代的猪大多都是家养的。
人们炖菜也更喜欢放肥肉,等那肥肉的油被慢慢熬出,融入汤中,白菜、粉条在那么一吸收,那叫一个香。
不像是后世为了养生、为了身体的健康。
人们更喜欢吃瘦肉,炖菜、炒菜都很少会放肥肉,甚至就连油放的都少,味道自然会差一些。
几人吃完饭,王芳、李彤几人收拾碗筷。
李枭自己就忙了起来。
说起来烧炉子不算今世,他也有八九年没烧了,上一次烧还是他上初中的时候,虽然烧煤每天都要放煤块。
清理煤灰,还要开火、封火。
很麻烦也有点脏,但关键是暖和,一冬天2000块钱就能下来,不像是后世煤改气后,冬天可就受罪了。
刚开始没改表的时候,一冬天花6000屋内还算可以,但换表后,一冬烧6000块的气,只能说不冷。
回忆着这些事,李枭按照记忆把封烟筒的拨片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