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处长,劳您审查一下!”何雨柱把自己的计划书递给了正等着他的老郑。老郑也是在等何雨柱,这次也算是对何雨柱的一次考验,
做得好,自然会继续培养他,没有做好,那就要何雨柱沉淀几年了。反正一个食堂相信何雨柱同志还是能管理好的,
老郑早从给政府供给的几个单位了解到了,何雨柱这几天跑去联系的情况了,以前老包是为了支援前线和医院,把政府食堂的白面这些配额都支援了,
而何雨柱就没有支援了,全都要求足额配给,还有调料,油这些也是全是足额配给。
老郑也从这几天的伙食中看了出来,窝窝头还是窝窝头,但加了东西了。口感好多了,至少据老郑观察,有些同志都剩一个窝窝头带回家里去,
老郑也是有子女的,自然知道这些同志是什么意思,所以给老包他们汇报后,几个大佬也是默认了何雨柱足额配给的做法。
这种事真的没有什么对错可言,但明显底下的工作人员精神面貌要好了不少,也自然了不少。几个老家伙还自嘲自己武断了,不应该代表大家做这个决定。。。。
转过话题,来到后勤处办公室。
“这就是我准备改造的情况,花费相对较少,也能体现民族团结的寓意。当然我第一次弄,也不知道可以不,所有请郑处把把关!”
“小何,你呀,谦虚了啊!这样,时间也不早了,你回去抓紧时间休息会,我去书记那里给他看看,毕竟这些服饰也需要书记协调。”老郑看了何雨柱的计划很是心动,就想先去书记那里看看。就催何雨柱回去。
“行!郑处长,我先回去了!”何雨柱见老郑是真高兴也就放心了下来,顺势就答应回去了。
其实也没有什么计划,毕竟国家现在还是穷,市政府也没有多少资金搞这些,何雨柱就想到了以前电视里各民族的特色家具,信物,还有中国民间的几大传统手工艺。
几样组合下不就可以把招待所布置好了吗?而且还有一定的政治宣传作用。自己也会点各民族的特色菜手艺,也是可以应付一下来宾的。
而且还不用跑太远就可以收集大半,比如木雕,敕绣,中国结,剪纸,竹编这些基本各个农村都有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