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曹操想破局

郭嘉继续说道:“刘德安此人,向来打压世家,刘备势力范围内,除了少数世家之外,大多数其实还是心向朝廷的。”

“这些世家大族,少则有仆从上千,多则上万。且拥有大量的土地,控制着大量的人口。”

说到这里,他看向了曹操,道:“想要鼓动这些世家大族也很简单。”

“哦?”

郭嘉看向了陈群:“长文,你说说看你的想法。”

所有人又看向了陈群。

陈群也不怯场,越众而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主公可施行九品中正制。”

原本历史轨迹上,九品中正制是在曹丕时期才彻底定下来的选官制度。但是在这个时代,有了一些变化。

首先,是刘平搞了个九品十八级。随后又是曹操,在军中设置九品之分来论人才优劣。

在这两个前提之下,陈群做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最后形成了如今的九品中正制,又叫九品官人法。

反直觉的是,九品官人法在一开始其实是为了打破世家大族对上升渠道的垄断才出现的。哪怕是如今,陈群一开始在设计九品官人法的时候也是沿着这个思路来的。

但是他将这套选官方法跟郭嘉、程昱等人商量的时候,程昱从其中看到了机会。那就是可以用这个选官办法,获得世家大族的鼎力支持。

按照陈群原本的思路,这九品官人法需要先在各州任命大中正官主持品评。品评什么呢?当然是品评人物了。

朝廷任命大中正官到各州主持品评,州下面的各郡也设有中正官主管品评。州郡的大小中正官由现任中央官员兼任,不同籍贯的中央官员兼任其原籍州、郡、县的中正官。郡中正最初由各郡的长官推选,晋时改由州中正荐举,中正的任命权掌握在司徒府。

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及本籍散处在各地的士人,主要从家世、状、品三个方面对人物进行评价,将人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家世指家族背景等;状指行为表现、道德品质和才能等方面的总体评价;品是根据家世和状确定的等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就是说,陈群的意思是,要从德行、家世、才能三个方向综合考量人才。但是程昱的意思是这一套思路是没问题,但是现在不适合,现在应该以家世为主,德行和才能为辅。

陈群、郭嘉、沮授、田丰等人哪个不是人精?听到程昱的想法,立刻就知道如果以家世为主的话,这九品官人法就成了世家大族攫取权力的手段。

但是程昱说的却很有道理。那就是可以靠这个,吸引各地世家大族对曹操的认可。尤其是刘备势力内部,本来世家大族就心有不满,只要曹操展现出对世家大族的友善,他们一定会有所行动的。

一家一姓的肯定不会对刘备的统治有什么影响,但要是十家、二十家、三十家呢?

只要刘备势力内部不稳定,那么他们就有了辗转腾挪的空间。

也因此,此时陈群提出来九品中正制的时候,没有人提出反对。曹操在听完具体的内容时候,眉头微皱。

作为汉末顶级政治家,曹操几乎在瞬间就判断了这个以家世为核心的九品官人法是弊大于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