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在宛城以南,一共修建了三个军寨。其中两个分别位于宛城西南、东南方向各二十里的位置。而最后一个军寨,位置更为靠前,在宛城南边大概五十里的地方,名为 “南屏寨”。
从这三个军寨的布局便能看出,这是一个完整且严密的防御体系,无论哪个军寨遭受攻击,剩下的两个军寨以及宛城的援军都能在一天之内赶到救援。
这也就意味着,留给关索攻打军寨的时间仅有一天。军寨虽比不上城池那般有高大的城墙和宽阔的护城河,但此时的军寨同样设有围墙。若是时间充裕,甚至会筑起一米左右的土墙,土墙之上再搭建围栏。而且军寨通常都选址在地势较高之处,居高临下,还配有箭楼,防守极为有利,想要攻克并非易事。
好在曹仁兵力有限,军寨的规模也不可能太大。即便是最靠南边的 “南屏寨”,也不过仅有五千守军。只要关索行动迅速,完全有机会将其一举拿下。届时,若另外两个军寨前来救援,关索便可顺势将其围歼。若是宛城的援军赶来,那就更好了。
只要关索能够坚守一两天,黄忠便能率领主力部队赶到,与曹仁的军队在丘陵地带展开一场野外会战。真要是在野外会战,刘备军的优势便能充分发挥出来,他们巴不得曹仁率军来援。
不过,这里面也存在一个问题,曹仁耗费心力修建这三个军寨,看似作用不大,仿佛只是白白给黄忠等人送功勋的。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三个军寨在防御时,能够让整体的防御体系更具层次感,即便只是单纯用来阻敌,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再者,如今刘备军被各方势力围攻,说不定哪天就有机会转守为攻,到那时,这三座军寨便会成为绝佳的桥头堡。
关索率领大军一路疾驰,很快便抵达了 “南屏寨” 附近。他仔细观察着军寨的地形和防御工事,只见军寨围墙高耸,围栏之上旗帜飘扬,箭楼中的哨兵警惕地注视着四周。关索深知时间紧迫,立刻下令全军展开进攻。
三千弓箭手迅速上前,列成整齐的阵型,弯弓搭箭,朝着军寨内一阵齐射。箭雨如飞蝗般掠过天空,纷纷落入军寨之中,一时间,军寨内喊叫声四起。与此同时,五千长枪兵和两千刀盾手紧密配合,呐喊着冲向军寨。长枪兵在前,将长枪平举,组成一道钢铁防线,刀盾手则紧随其后,用盾牌为长枪兵抵挡敌军的箭矢。
“南屏寨” 的守军也不甘示弱,纷纷登上围墙,用弓箭和石块进行反击。一时间,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关索骑着战马,在阵前来回驰骋,不断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兄弟们,冲啊!拿下这个军寨,为大王建功立业!”
在激烈的战斗中,关索发现军寨的东门防守相对薄弱,于是他当机立断,率领一支精锐部队,朝着东门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士兵们手持利刃,奋勇向前,与守军展开了近身肉搏。关索挥舞着大刀,左劈右砍,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下。在他的带领下,士兵们士气大振,逐渐突破了东门的防线,涌入了军寨之中。
然而,守军并未放弃抵抗,他们依托着军寨内的房屋和工事,与关索的军队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关索一边指挥着士兵们清剿敌军,一边派人四处放火,试图扰乱敌军的军心。一时间,军寨内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经过一番艰苦的战斗,关索终于成功攻克了 “南屏寨”。守军死伤惨重,残部纷纷投降。关索看着战场上的一片狼藉,心中却没有丝毫的喜悦。他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将会更加艰难,另外两个军寨以及宛城的援军随时都可能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