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轧钢厂在经历了短暂的风波后,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产秩序。
然而,新的问题却又悄然浮现。
在革委会内部,一些人表面上对阎解义客客气气,但暗地里却经常给阎解义使绊子。
阎解义深知,要想推行自己的意志,仅靠自己在革委会内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他决定团结那些真正关心轧钢厂发展的人,共同应对这些内部矛盾。
于是,阎解义找到了刘光天跟何雨柱,也把他们拉进了革委会,帮助他做事,这下自己的力量就足够了,也同时嘱咐他们不能做一些出格的事情,保护自己跟家人最重要,其他的尽力就行。
在阎解义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站在了他这一边。
他带着这些人的意见和支持,再次回到革委会,准备与那些刁难他的人进行新一轮的较量。
他自信地站在众人面前,说道:“各位,经过这段时间的研究和讨论,我收集了更多的资料和证据,我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考虑,为了轧钢厂的未来,做出正确的决定。”
这一次,那些李怀德的亲信们虽然仍然试图反对,但他们的声音明显小了很多。
在阎解义的有力论证和众人的支持下,其他人的反对声音也消失了。
就连李怀德也震惊了,没想到阎解义在轧钢厂的威望这么高,不知不觉中就有了这么多人支持。当然了他也不怕阎解义,因为轧钢厂毕竟是个小地方,一切都以上面的政策为主,而他就是上面政策的实行人。
轧钢厂的生产效率没有因为风波导致下降的厉害,反而得到了略微的提高,产品质量也有了改善。
为此,李怀德还得到了上级部门领导的夸奖。
轧钢厂的效益也越来越好,工人们的收入也增加了。
阎解义的威望在轧钢厂进一步提升,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和对轧钢厂的忠诚。
然而,阎解义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
他知道,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
但他相信,只要他始终坚守本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就一定能够带领轧钢厂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阎解义在轧钢厂的舞台上,正一步一个脚印地书写着属于他的传奇,为了轧钢厂的发展,为了家人的安全,他将继续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