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领导性格特征:不内耗,不反省,不自怨自艾,诿过饰非?

领导要想当得长久,必须要有几个性格特征:不内耗,不反省,不自怨自艾,有错都推到别人身上。

当领导是一个很考验道德感的工作,“善不为官”四个字不是简单说说的,道德感太高的人当领导是很痛苦的,因为要做不少违背良心的事。

同时内向的人很容易内耗,经常反省的人容易失眠睡不着觉,像荀况《荀子·劝学》中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证明了荀子就不是当领导的料儿,所以荀子最终被逐出了孔庙,被调侃为“孟子的反义词”。

并且领导的一项必备技能就是?诿过饰非?,要是领导天天自我检讨自己哪里做错了,时间长了,还有人会听他的吗?所以为了自己的权威,领导就算心里知道自己错了,也要装作很有底气地说自己没错,错的都是别人。

纵观历史,为什么从古到今那么多官职并不算大的官员自戕、自尽,反倒是一些位高权重的官员腆着脸在权位上欺世盗名、任世人唾骂也逻辑自洽,就是因为他们的心态不同。

说?“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的屈原投江死的,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字血书的岳飞服毒死的,而那些作恶多端的赵高、董卓、蔡京、秦桧,要不是恶有恶报被人杀了,他们会为自己的罪行反省、忏悔并自尽吗?

所以善良的领导内耗自省后,自己都觉得活不下去了;而作恶的领导从来不认为自己有错,才在官位上作威作福。

曹操能是三国时期权力最大,在位时间最长的官员,和他的心态有很大的关系。

赤壁之战,周瑜借东风火攻,杀得曹操落荒而逃,八十三万人马啊,大部分都死了,这要是项羽早乌江自刎了,项羽比曹操要脸多了。

具体详情我就不说了,后世的吴宇森导演的电影《赤壁》已经描写得很详实了,我只说曹操从赤壁战场上逃跑后的情形,那些事《赤壁》电影没拍。

曹操带残兵逃到乌林,后面周瑜不追了,因为周瑜人太少了,才几万人,追不了这么远。

曹操刚定下神,就于马上仰面大笑不止,说他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要是在这里埋下伏兵,他就惨了。

结果话没说完,赵云杀出,大叫奉军师诸葛亮命令,在此等候多时。其实赵云不想那么早现身的,看曹操被打得大败,还笑话对手,真是太不要脸了,故意出来寒碜他的。

曹操惊得几乎坠马,让徐晃、张合挡住赵云,自己跑了,赵云也不追赶,只顾抢了曹操的帅旗,回去领功。

这时候赵云确实有机会杀曹操,但是他知道后面还有人设伏,他不能把功劳全抢了,不让别人喝口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