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边缘人物的高光时刻是比大人物更有人性

苦难才能让人成长,边缘人物也能爆发出人性的光辉,而很多大人物,反倒是缺乏人性。

边缘人物也有活得浑浑噩噩的,有天天底层相害的,有混吃等死心如死灰的,也有活了一辈子都一无是处的,所以最容易被忽略和遗忘的,就是边缘人物。

但是这类人也有其高光时刻,不是某一方面是废物,就要完全否定掉这个人,因为这类人单纯,没那么多心眼儿,他们在关键时刻做出的抉择,反倒更符合人性。

而那些位高权重的大人物,很多时候是极其冷静理智没有人性的,他们所做的决定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都是基于利益出发,而利益和人性,有时候是相悖的。

对于糜夫人,我们所有人都无感,连糜竺糜芳都逐渐忽略她了,一是因为她不会生孩子,对糜家没有用处,二是常年被刘备冷淡,她早已心死如灰、自暴自弃。

但是刘禅的出生,让她重燃的希望,因为甘夫人缠绵病榻,不能亲自抚养,所以养育刘禅的任务就落到了她肩上,让她找到了人生的意义,这成了她生命的支点。

赵云杀进杀出,只剩了孤身一人,终于一处被火烧过的土墙下找到了中了一枪的糜夫人和不断啼哭的阿斗。

糜夫人一见赵云,绝口不提自己的伤,求赵云一定要救刘禅。这种反应,她比甘夫人更像当母亲的。

赵云哪里肯,请糜夫人上马,糜夫人说的这一番话才真正让人动容:“决然不可!将军岂能无马!此子全然仰仗将军护佑。妾身已然身负重伤,死不足惜!还望将军速速怀抱此子离去,切莫因妾身而有所拖累。”

糜夫人这时候已存死志了,假如赵云身边还剩一名随从,还有另一匹马,相信她会上马的,有活的机会,谁不愿意呢?可眼下的情形是,赵云绝无可能同时带她和刘禅一起走,若她上马,三个人可能都会死,或是被曹军俘虏。

所以糜夫人咬死了不上马,而赵云也是个执拗性子,非要糜夫人上马,否则他无法向刘备交代,糜夫人当机立断,放下刘禅,翻身投入枯井而死!

这一段事情我们说得简单,但是成就了糜夫人的千古佳话,要是没有这件事,她会在历史上被人遗忘,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描写的女人大都不是正面的,哪怕是对貂蝉也是批判态度,对糜夫人却高度赞扬,超过了甘夫人:

第一,刘备长期忽略糜夫人,糜夫人到死都在为他着想,要保住他的子嗣,但是在死后也没得到刘备承认。

刘禅在登基以后才能追封糜夫人为“皇太后”,那时候已经是公元223年,距离糜夫人死已经过去了十几年。刘备一直到死都没管过糜夫人。

而刘备在称帝之时就追谥甘夫人为“皇思夫人”,并在死后跟甘夫人合葬,其厚此薄彼,实在让人替糜夫人不值。

第二,糜夫人的风骨令人折服,其品行要让众多大人物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