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玛,我不玩了还不行嘛!
众臣:“……”
李世民也反应过来,此事倒也并非不可能。
于是,他开口问道:“恪儿,那依你所言,我大唐该如何与周边的这些国家相处?”
所有大臣的眼光顿时投射而来,期待后续之言。
既然蜀王殿下提出如此观点,那自然应当有应对之法才对。
只见李恪露出蜜汁微笑,道:“儿臣以为,国与国之间,根本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但凡利益有所冲突,必然会遭到抵抗。”
“所以只有将他们利益与大唐捆绑在一起才能让大唐边疆安定。”
一旁的魏征也忍不住出言提醒:“殿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臣听说您在长安城开了万宝阁,生意也做得如火如荼。臣怎么感觉您掉到钱眼里去了,张口闭口就是利益?”
“自古以来,我们中原王朝与其他国家的相处原则都是‘以义为先、以理服人’,怎么到了殿下口就变成了利益?”
没办法,大唐毕竟是以儒学为官学,连国子监都是孔颖达的天下,各个都被儒家文化熏陶的…
李恪回怼:“那本王敢问,历朝历代以来,‘以义为先、以理服人’处之,结果又是如何?”
“周边的这些异族可曾真正臣服过?从狄、鬼方、匈奴等到现在突厥,哪一次不是死灰复燃?”
“即便去年我大唐灭了东突厥,可现在朝廷对草原的控制力又有多少呢?”
“若是‘以义为先、以理服人’有用,你们能保证他们不再次背叛吗?”
“哼,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若是哪位大臣能站出来以项上人头作保,确保那些异族没有坏心思,那本王无话可说!”
魏征也没有非要纠缠,他就是站出来表达一下存在感。
李恪说完这番话,他就退下不再说话了。
众大臣:“……”这话怎么接?没法接!
在他们看来,大唐能做到灭了实力强悍的东突厥,就能威震四方了,也没有太多的追求了。
但李恪的目标可不是光一个东突厥,他要的是:日月所及,皆我唐土!
“殿下,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倭国的使臣给遣回倭国?”房玄龄问道。
他现在倒是觉得此言有理,想着尽快把这个漏洞给补上。
“那倒也不用!”李恪摇了摇头,笑道:
“禁止他们学习任何技术势在必行,不如让他们去国子监学习‘以义为先、以理服人’那一套不就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