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为什么要盯上许攸呢?

要说杀人,肯定是杀袁谭才有价值。

为什么要盯上许攸呢?

“许攸直接关系到官渡之战的胜负,如果他不在场,曹操必然会输!”

蒋华强的眼神充满深意。

刘备更迷糊了,追问道:“文韬,为什么没有许攸在,曹操一定会输?”

蒋华强无法向刘备解释历史背景。

官渡之战表面上看起来,曹操通过一系列精细的操作多次击败了袁绍,占尽上风。

但真正的战况远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

如果说曹操一直在赢,为什么会从黄河沿岸被迫一步步退到官渡一线?

说到底,还是袁绍的兵力基数太大了。

曹操纵然猛如虎,可折腾了半天,也不过干掉了袁绍几名将领,损了几千人马而已。

对于十几万袁军来说,这点损失根本不值一提。

袁绍后来也没搞那些复杂的战术,干脆指挥大军稳步推进,采用这种笨方法碾压。

看似愚钝,却是让人无解的战术。

曹操输不起正面的对决,也不敢真刀真枪开打,小规模骚扰根本拦不住袁军的持续推进。

实在没办法,只好固守官渡。

僵持之下,耗的就是谁能撑得久。曹操作为弱者显然不是对手。

一旦粮草耗尽,他就撑不住了,眼看就快崩溃。

这时,如果袁绍坚持硬耗,不出错,曹操粮尽而退几乎是必然结局。

接着失去官渡防线后,许都门户大开,曹操彻底覆灭也无法避免。

曹操想要扭转局面,就必须想出奇招……

于是就有了后来火烧乌巢这一幕。

不过袁绍也不是吃素的。

乌巢作为粮草重地,远在官渡北边的大后方,必然会安排大量兵力驻守。

而且从官渡到乌巢这一路,袁绍肯定会设置层层关卡和巡逻,以防曹操偷袭。

如果曹操不清楚这些关卡的布防细节,根本不可能悄无声息地绕过袁绍的眼线,出现在七十里外的乌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