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是谁脸红?

门外传来咚的一声响,似乎是被吓到的反应。

桑枝得意挑眉。

国人向来内敛含蓄,加上头几年文化浩劫,历史因素影响,紧跟时代的服饰也倒退了。

商场柜台倒有内衣销售柜台。

但只有三五尺宽,去买的人也是捏着鼻子说话,生怕被人发现,她大大方方的,倒是率性。

江砚跟踪她也是为了解惑,谁知她竟然买的是姑娘家贴身衣服。

紧张、为难、犹豫不决在男人脸上一一浮现。

最后妥协似的退了好几步。

即使这样,里面的交谈伴随着午后的风,吹进了耳朵里。

门帘外的脚没了,桑枝露出胜利的微笑,她以为人走远了,说话更没顾忌。

这年头内衣主要是传统的背心、棉布做的无衬乳罩。

只有家庭条件好的,可以穿样式模仿苏联的布拉吉,但模样呆板的厉害。

她穿了两天老式的,非常不习惯,也是原主年龄小,劳动多,发育的好才没变形。

她可不想早早下垂。

没把那家人赶出去前,要万事小心。

她跟裁缝大姐说了自己的要求。

女人眼睛越来越亮。

“妹子,我给你量个尺寸……”

这个点儿外面没人,在小格子间,大姐拿皮尺量尺寸时,嘴也没停。

“哎呦,你咋养出这么嫩的皮肤,都能掐出水儿了。”

“腰这么细,倒省不少布料,到时候新袄子,姐给你弄个掐腰的。”

“哎呦,该瘦的地方瘦,该胖的地方一点不少……”

这年头大家日子都不好过,一家攒一年的布票都做不了一身衣裳。

一般只有快结婚的女同志才舍得。

做衣裳就得量尺寸,好些大姑娘缺吃少喝,瘦的跟排骨似的,胸前几乎没起伏。

但这女同志可不是,看着瘦,但身材可不干瘪,一对白玉似的小兔子别提多喜人。

江砚正经人哪儿受过这么大冲击,几乎落荒而逃。

……

现在的城镇户口配有三种生活用品供应本。

一是副食品供应本,像砂糖、茶、水果糖、腐竹、蘑菇、芝麻等凭此供应。

一种是工业品供应本,凭这个每月可买一缕白线、一缕黑线,肥皂,二两食用碱。

钢筋锅、明矾、毛线、灯泡、灯管,暖水瓶是凭票供应,很多情况下,有钱有票都买不到。

第三种就是用煤供应本,购煤本根据住户房间数供应炉子,煤球及木柴。

木材产效益好,待遇高,一般职工家庭都会选择煤球,马上就要下雪了,大家都会趁休息拉煤球,垒煤屋。

今天胡同里到处黑乎乎。

桑枝跺脚进院,跟身穿蓝色布衣,齐耳短发的女人打了照面。

对方颧骨突出,脸细长,一双下三白眼,刻薄又严厉。

她跟二叔一样,有双标志性的招风耳,桑枝认出她是谁了,原主小姑,桑燕飞。